“現在去洛陽可不是明智之舉啊。”子楚將手上的白棋丟回棋盒中。

他此言倒沒有橫加阻止之意,而是當處亂世,合縱在即,洛陽乃是周都,韓魏大軍已經在那裡集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五國兵馬全部到齊也只是時間問題。

通俗的講,現在洛陽非常危險。

“我知道。”吳駒笑著點點頭。

前往函谷關並非小事,畢竟函谷關乃是秦國面向東方六國的最大屏障,這麼多年秦國還沒被攻陷,很大程度上要仰仗函谷關天險。

而現在三川郡已經被秦國放棄,函谷關乃是五國兵馬必經之地,自然也開始戒嚴了,日日關門緊閉,任何人不得通行。

這件事情吳駒本來是打算先和呂不韋說的,畢竟他是秦國這次對抗合縱的主帥,但正好子楚在這,那就一併說了。

“還是要去?”

“雖千萬人吾往矣。”

“……”

子楚和呂不韋對視一眼,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子楚點點頭:“行,寡人會讓人擬通關文書,或者你也可以直接隨大軍一同出關,安全上也會有所保障。”

“大軍何時出征?”

“明日本相啟程前往函谷關。”談及此事,呂不韋臉上多了一絲凝重。

“這麼快?”吳駒驚訝。

“秦國不懼合縱,但五國兵馬齊聚函谷關外,那也是我們萬萬不願看到的局面,趁著現在只有韓魏兩國的兵馬,要一鼓作氣!不能給他們機會。”子楚沉聲說道。

吳駒點點頭。

顯然,孫隱和秦國都在打一個“快”字。

孫隱挑選兩萬輕騎,日夜兼程奇襲三川郡,打出了戰役上的快,將其先祖孫武的《孫子兵法》九地篇中那句“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發揮到了極致。

而秦國希望像昭襄王時期,周赧王和西周文君發動的那次未完成的合縱一樣,在合縱大軍尚未集結之時,便果斷出擊,一擊打散合縱,這乃是戰略上的快。

從這兩個不同層面的快而言,雙方的目的和思路都一樣,但又不太一樣,子楚希望在戰役和戰略上都快,而孫隱希望在戰役上快,戰略上慢,畢竟他想等五國大軍集結。

孰強孰弱,孰勝孰負,吳駒也說不準。

按道理說,這場攻東周之戰是秦國勝了的,但現在兵家和孫隱突然出現,讓吳駒也突然有些不太確定。

“行,那我跟呂相一起去吧。”吳駒道。

“好。”子楚點點頭。

“呂相,勞煩了。”吳駒樂呵呵的向呂不韋一拱手。

“言過了。”呂不韋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