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大營。

戰報一早送來,當蒙武蒙恬回營時,子楚蒙驁出帳相迎。

“辛苦了,先休息,晚些寡人設宴,犒勞三軍。”子楚握著蒙武的雙手拍了拍。

“多謝大王!”蒙武拱手。

父子二人各自回帳,蒙恬解了甲,洗漱一番便又去找吳駒。

待通報之後,蒙恬風風火火的衝進帳中:

“吳卿!吳卿!你教我的拖刀計是真好用啊,今日我一刀斬了趙將一臂!”

說到一半結果發現帳中人還不少,除了吳駒外,還有嬴政,章邯,董翳,司馬欣等人,更有許多他不認識的生面孔,他們都圍著一張大桌子,手中捧著各式各樣的圖紙。

“公子,末將失禮了!”蒙恬抱拳。

“無妨,將軍操勞,不必拘此小節。”嬴政擺手。

“你今日用了拖刀計?”吳駒抬起頭來笑問。

“是啊,去過了把癮,後來聽騎兵的兄弟說,斬的似乎是一個叫張途的人,名氣挺大,可惜叫人救走了。”蒙恬說。

吳駒頷首。

說起拖刀計,這其實是蒙驁想要他去教騎兵用大刀?

真把哥們當八十萬禁軍總教頭了?

這吳駒說什麼也不能答應,直呼自己不懂用刀,蒙驁反問他,你造的刀你為什麼不懂,吳駒騙他說這長柄大刀是自己一個好朋友關雲長的兵器,所以這刀又叫關刀,蒙驁一聽也只能作罷。

不過吳駒說到底不是不願意教,而是真的不懂,所以最後留了一招拖刀計下來。

這拖刀計和羅成的回馬槍,秦瓊的撒手鐧一起並稱演義、話本三大絕技。

當然,這三個都沒什麼真實性。

但吳駒覺得並不代表沒有實用價值。

他自己思考了幾個動作,充分發揮了馬鐙的靈活性,組合到一起就成了吳式拖刀斬。

當然,本質上還是佯裝不敵,回頭一刀的套路。

大致操作就是拖刀而走,突然拉韁繩,並配合馬鐙轉身,腰身齊發力,從敵將不執兵器的那一側斜劈過去,這一刀下去,絕大多數人是反應不過來的,哪怕能反應過來,也足以給我方創造劈第二刀或者繼續逃跑的時間。

他找人試驗了一番,又經過幾位武藝超凡,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將改良,最終確定有實戰價值,便教予全軍。

聽蒙恬今日說起,吳駒便放心了:“看來還是有些用處的。”

蒙恬走到他面前,皺眉看向吳駒等人圍著的桌子,見上面高低不平,有許多隆起和凹陷,還插了許多小旗子:“這是什麼東西?”

“別碰,那是沙子,碰了就倒了!此物名叫沙盤,是將天下山川縮小化,用這一方沙盤演示出來,最利於行軍打仗。”吳駒先是提醒一句,隨後說:“你爺爺不是要過生日了嗎,這算是送給他的禮物!”

蒙恬恍然大悟:“這麼一看是要直觀許多,這就是太原郡吧。”

太原郡還是很好分辨的,像個峽谷一樣,西邊是呂梁山脈,東邊是太行山脈,中間的狹長的平原則分為兩段,也就是北邊的晉中盆地和南邊的汾河盆地,肥沃的土壤上分佈著晉陽、汾陽等城池。

這種地形造成了整個太原郡算得上易守難攻,但如果突破一腳讓敵軍長驅直入,整個太原郡可以用來阻擊敵軍的地形就屈指可數了。

“是啊,不過你們這圖畫的實在糙。”吳駒表示狗看了都皺眉。

做沙盤的想法吳駒一早就有,之所以沒付諸實踐就是因為資料不夠。

古代表示山川,大多是直接畫座山在地圖上,春秋戰國的地圖那就更糙了,和畫三角形沒區別。

看這種圖根本沒可能做出沙盤的。

所以吳駒在潛入趙國時,差了一批魁首近衛到晉中去搞偵查,教了他們測繪方法,這才讓沙盤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