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駐守上黨的蒙驁也接到了子楚的密令。

在費勁吧啦的將密令內容譯出來後,蒙驁不禁哈哈大笑,大手一揮對一旁的兒子蒙武說道。

“幹得好啊!哈哈!如此攻趙再無後顧之憂,武兒!傳我將令,全軍加急訓練,嚴陣以待,不日發兵!”

“是!”蒙武領命離去。

蒙驁反覆讀著密令的內容,自言自語:“如此說來,前些日子邯鄲的動亂確實和公子政有關,他竟真的逃出來了,是誰這麼有膽量謀劃這件事,後生可畏啊……”

……

邯鄲。

嬴政他們這幾日就居住在吳駒的院子裡,寸步不離。

條件雖然簡陋,但四人十年來都習慣了,況且吳駒的院子可比質子府強太多,倒也不覺得困難。

吃食方面,吳駒不可能讓郭府的僕役準備四個人的飯菜,那破綻太大,但他平日裡便託下人從邯鄲裡買些小吃送來,旁人只以為他自己愛吃,殊不知吳駒是分給嬴政四人。

同時,他自己也深居簡出,裝病不出門。

小心行事之下,倒也確實滴水不漏,沒讓郭開發現破綻。

這幾日吳駒和嬴政越發熟絡,時常與其坐而論道,談天說地。

說到天下大勢,各國軍政。

說到治國之策、治軍之策,聊到科舉的策論題目,聊到秦趙之戰的攻守策略。

說到世界歷史,嬴政時常請吳駒講羅馬、馬其頓等國家的歷史,講到特洛伊之戰的木馬計、兩次布匿戰爭、四次馬其頓戰爭,嬴政聽得津津有味。

也會偶爾聊些其他的,比如詩文,嬴政還詢問了吳駒,“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後半部分是什麼,吳駒告訴他是“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聽得嬴政熱血澎湃。

這些時日相處下來,初見時的陌生逐漸淡去。

趙姬,吳駒對她的印象是一個頗為聰明的女人,除此之外就沒了,畢竟男女有別,身份有別,吳駒鮮少與之搭話。

除了嬴政和趙姬之外,吳駒對王翦和趙高也多有關注。

王翦為人剛正,武藝高強,數年前被派來做嬴政的侍衛,兵法是自學的,從沒帶兵打過仗,但吳駒與之交談間,深感其兵法水準不一般,只是沒有用武之地,也難怪日後會成為名將。

趙高做事細緻,說話很討人喜歡,這也是他日後能追隨嬴政數十年的主要原因,他是太監不錯,但並非自宮,而是天生不行。

按照正常時間線發展,他應當會成為大秦的禍患,頭號大奸臣,但眼下還是個小太監的他心思很懵懂,只懂得討好嬴政,沒什麼權傾朝野的慾望,和後來的那個丞相趙高不能畫上等號,不能一棒子打死。

吳駒覺得他和李斯的情況是一樣的,但有自己時刻關注他們,斷然不至於讓他們走上老路。

就這樣,在第三天,邯鄲城的戒備總算有所放鬆。

經過這三天的連番檢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嬴政已經不在邯鄲城了,所以將搜查重心向西和南兩個方向移動,在武安、伯陽、涉、安陽等城池展開調查。

這正合吳駒的意。

但他也沒有輕舉妄動,繼續等候良機。

誰料在次日,吳駒就接到了一個好訊息。

互市交易要再次開啟!

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了這個苗頭,畢竟雙方對第一次交易的結果都很滿意,第二次交易是肯定的。

而這次不侷限於朝堂,一些世家也要參與進去,但他們的交易必須經過趙國監查,並且還要向趙國繳納一部分收穫。

並且這交易資格也很難弄,拿到資格的世家並不多,僅七個而已。

晉陽郭家就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