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府。

臨時在實驗室中開闢出的一間暗室中,吳駒一邊準備洗膠片的器材,一邊念念叨叨:“統啊,說實話,我覺得你還不如給我來一臺拍立得,膠捲這玩意我不一定玩的明白啊!”

洗照片那可是個技術活!

洗出來的照片質量和自己的技術成熟與否息息相關,多年老師傅也不見得就能十拿九穩。

而吳駒只有一次洗的機會,這要是搞砸了,膠捲就廢了,這才是他焦慮到自言自語的原因。

當然,他也知道和系統討價還價不現實,人家也絲毫沒有想理會吳駒的意思。

懷著忐忑的心情,吳駒開始洗膠捲。

膠捲變成照片的原理比較複雜。

簡單來說,就是膠捲上有一層鹵化銀,當光線從拍攝的景物上反射過來時,就會使鹵化銀變成黑色的銀,因為不同顏色反射的光線不一,如白色反射的光線多,黑色反射的光線則少,於是膠片上就有了清晰的影像。

所以未使用的膠片是不能見光的,一旦見光,最後洗出來的就只會是白片。

拍攝好的膠捲從相機裡取出後,需要用配置好的顯影劑,漂白劑,定影劑分別洗一遍,水溫、時間都有嚴格要求,多一分少一分都有影響。

再用去水漬液洗去水漬,這個時候的膠片才能見光,最後放到通風處風乾,但不能用太陽暴曬。

風乾完成後,放入系統贈送的放大機。

這玩意貌似還挺專業,可以洗彩色膠捲也可以洗黑白膠片,同樣很有科技含量,但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除了洗照片,它就沒別的用處了。

將膠片放大成照片也很簡單,就是大致可以理解為一個放大鏡和一個燈組合起來,將膠片上的影像放大,照射在相紙上,使相紙被曝光,影像就逐漸出現在了相紙上。

那麼問題來了,只有一個放大鏡和燈,為什麼說它有技術含量呢?

因為系統還貼心的附贈了過膠機,可以在照片表面形成塑封膜,更好的保護照片。

吳駒不禁感慨道:“簡直就是一條龍服務!”

就這樣,第一張照片被洗好了。

吳駒打量了一下,覺得還不錯,起碼沒有搞砸,表面也沒出現什麼白斑白霧之類的東西,完成度很不錯。

他信心大漲,將其他照片也都做了出來,並進行過膠。

一共三十六張。

吳駒走出暗室,翻看著每一張照片,這幾日四人一起遊玩咸陽的歡樂時光歷歷在目。

“別說,你還真別說,拍的還挺好看,以前沒發現我在攝影方面這麼有天賦啊!”他臉上不禁露出笑容,帶上照片便去尋找三女。

吳駒不知道,好看不是因為他那三腳貓的攝影技術,而是照片裡這四個風華正茂,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

吳駒找到呂凝,魏磬和開陽公主,將照片給她們看。

呂凝拿起照片的第一眼就呆住了:“這也太真實了吧?”

她臉上露出笑容,興奮的一張一張翻看著:“小磬你看,這張是你的,霜商,這張是你的。”

三女興奮的分著那堆照片。

“看吧,比素描清晰多了。”吳駒見她們高興,自己也高興起來。

三女十分贊同的點點頭。

之前吳駒對她們這麼說,她們還想象不到,現在來看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鏡子裡照出來是什麼樣子,照片就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