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科目。

依舊是兩小時答題時間。

考生們重新坐回位置,依舊是分發考卷、紙和筆,依舊是響亮的鑼聲。

這幫考生又是一陣抓耳撓腮,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

兩小時後,考試結束。

收卷。

大家下意識抬頭一看,果然,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

不遠處的看臺上,嬴勵對吳駒說:“這歷史估摸著難倒他們了。”

“以前經文典籍和歷史都是放在一起的,還從未有人將其拆開來考。”揚煊說。

吳駒平靜的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是一個文明的精華,單獨拿出來考很有必要。”

他默默在心裡說,只考這麼多已經算是簡單的了。

如果現在撰寫一本通史,和後世的通史比較,厚度估摸著不及其五分之一,畢竟現在是公元前248年,不是兩千年後,這個時間點往前,歷史同樣悠久,有數千年,但已經不可考——記錄混亂,文字古老晦澀而不統一,載體無非木石,無法長存,也沒有專門的歷史學者去研究,所以古今不知多少事化作塵埃,不為後人知。

“讓他們原地活動一下,十五分鐘後開始下一場考試。”吳駒嘴角上揚。

下一場,是算學,很多題都是他親自出的,雖然考慮到是初試,並且這個時代對數學鑽研不深,所以放了些相對簡單的題上去,但想必還是能難倒一片人。

十五分鐘後,算學的考試也開始了。

兩小時後結束。

考官宣佈道:“現在諸位可以有序離場了,明天早晨,和今天一樣的時間,持准考證來考場報道。”

說完便接著糊卷子去了。

考生們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出了試院。

試院外,等待了近一天的考生家屬見院門大開,考生蜂擁而出,瞬間激動。

“兒子,考的怎麼樣啊?”

“成績還沒出來呢。”

“那感覺呢?”

“額,感覺良好!”

考生們駐足門前,與家人朋友對話。

也有考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

“王兄,選擇題你感覺能對幾題?”

“六題吧!”

“葉兄你呢?”

“八題差不多。”

“淦!真是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會死。”

……

“我本來以為今晚可能要在考場睡一夜呢,他們不怕今晚我們回去再做什麼作弊的準備嗎?”有考生閒聊。

“人家既然這麼安排,那多半是胸有成竹了。”

“本來就是,你也不看看明天考的是三門什麼科目。”

那人一愣:“策論,禮法,體育?”

這就是吳駒願意放這些學生回家的地方了。

策論——沒有作弊的餘地,甚至都沒人知道這玩意具體是個什麼考法,拿什麼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