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茅焦的升職宴(第1/4頁)
章節報錯
入夜,吳駒乘坐馬車離開吳府,在咸陽城一通穿梭後,來到了一處府邸下面。
府邸上掛著牌匾【茅府】
這座府邸屬於茅焦。
若換做一兩個月前,他是絕對住不起這麼大的府邸的,不過就在幾天前,他升官了!
說起茅焦的仕途,那可真是挺跌宕起伏的。
他是齊國人,其家族在齊國也算是當地不大不小的豪族,只可惜家道中落,所以茅焦只做過一些小吏,來到秦國後,他的仕途同樣平平無奇。
不過自從那天,因為盜版毛筆的事情和吳駒結識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那天之後,吳駒也確實按照自己的承諾,為茅焦謀取官位。
但他無法像為李斯謀取官位一樣,將李斯直接引薦給子楚。
因為李斯和茅焦的條件不一樣。
李斯師出名門,是荀子的弟子,而茅焦籍籍無名,這就好比清華北大並且還是博士的學生和二本大學的學生一樣。
並且李斯的個人能力非常突出,屬於是金子到哪都能發光的人才,而茅焦雖然能力也不差,甚至能被史書記載,但跟李斯比那可就有些差距了。
歷史上記載的茅焦是因為勸誡秦王嬴政,將被遷出咸陽,軟禁在雍城的趙太后迎回咸陽,不能對母親行不孝之事,因而保全了秦王的名聲,所以被官封上卿。
但現在的他顯然不可能有這個一步登天的機會。
因為趙姬和嬴政甚至還沒回國,更別提叛亂後趙姬被遷往雍城了,所以哪來的勸誡的機會。
所以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吳駒也就和茅焦說明白了,想往上爬還得靠他自己努力,要是他做不出成績,吳駒甚至都不會承認他入過自己的門庭。
不過問題還是擺在那了。
應該把茅焦安排在哪個部門呢?
至於怎麼安排,能不能安排——吳駒壓根沒考慮過。
憑藉吳駒雖然來到咸陽的時間實際上不是特別長,但憑藉自身的優勢,已經建立起了龐大的人脈,中央、地方、軍隊,沒有哪裡是去不得的,更別提吳駒背後還有呂系。
所以問題只在怎麼安排比較合適,沒有不能安排的說法。
茅焦為人亢直,剛正不阿,但又不代表他不懂變通,正相反,盜版毛筆的事情證明他是很機靈的。
所以吳駒認為,適合他的部門有三。
一是言官,言官向來在朝中都是重要的一個群體,有一定權力,負責監督和上諫。
二是御史,是專職監察百官的職位,以御史大夫為首,下設御史中丞,侍御史,監御史。
三是各大執法部門,包括衙門、廷尉府等等。
言官群體中的很多都是呂系的人,吳駒要是想安插個茅焦進去還是挺簡單的,不過這和他的預先設想不太相符——吳駒還是想讓茅焦從中層幹起,言官對他來說有點太高了。
御史嘛,現在的御史職權劃分並不明確,御史的監察職權真正明確且固定,得等到統一七國之後的重新整頓官位體系才得以實現。
況且和言官一樣,御史的起步有點大,並且這麼一個和監察有關的部門,吳駒前腳剛把人塞進去,後腳茅焦的族譜就被呈到章臺宮的桌子上了,不妥。
這麼看來,執法部門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思來想去,吳駒的目光最終放在了九卿之中的一個部門上。
廷尉府。
在吳駒來之前,呂系一直沒在廷尉府發展出什麼人。
直到他來之後,還將李斯舉薦給了子楚,李斯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坐上了左監這個廷尉府的二號位置。
吳駒是呂不韋的準女婿,當然可以理解為呂系的人,大家也都是這麼認為的,而李斯作為吳駒的門客,當然也是呂系的一員,所以至此呂系才在廷尉府有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