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雖然不是無關歷史的,但他所代表的歷史早已發生過了啊!

封神是商周時期的故事,現在都戰國了,八百年過去,有什麼不能寫的?

不過《封神演義》中涉及到了西方教,這和吳駒的想法相悖,但他想,既然《西遊記》已經把佛教寫出來了,那也沒什麼挽回的餘地了,乾脆就接著寫。

再者《封神演義》與《西遊記》也有許多共通之處,比如玉帝、李靖、哪吒等人物,比如佛道二教,也因此,在後世,此二者正是“洪荒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遊記》先出,《封神演義》緊隨其後,正好能串起來,吳駒知道這兩本書在創作上沒什麼聯絡,但這個時代的讀者會覺得封神是西遊的前傳,也能延續一部分興趣。

這麼一看,簡直完美。

吳駒想了想,說道:“佘信。”

正悠哉悠哉飲著茶的佘信一個激靈站了起來:“吳卿。”

“這便是新故事,你看看,怎麼樣。”吳駒將手中的書稿遞給他。

佘信雙手接過。

“封神演義……演義?”佘信琢磨著這個書名。

“演義便是以歷史為基礎,加以修改、增添,得出的章回體小說,《西遊記》也屬於演義。”因為現在還沒有演義這個詞,所以吳駒開口為其解釋了意思。

“原來如此!”佘信點點頭,隨後左顧右盼了一番。

吳駒見狀,說:“不急,坐下來慢慢看。”

他暫時還沒把《封神演義》全都寫出來,共一百回,他只寫了十二回,所以看起來還是很快的。

佘信應了一聲,重新坐下,開始翻看起來。

開頭便是一首七言詩。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

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

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

神農治世嘗百草,軒轅禮樂婚姻聯。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承平享國至四百,桀王無道乾坤顛……”

下面的詩句又羅列了一些商紂王的暴行,隨後話鋒一轉點出姜子牙和文王姬昌、武王姬發等西岐的人物,簡述了大戰的過程。

最終以一句:

“牧馬華山示偃武,開我周家八百年,

大白旗懸獨夫首,戰亡將士幽魂潛。

天挺人賢號尚父,封神壇上列花箋,

大小英靈尊位次,商周演義古今傳。”

作為結尾。

一首詩共六十句,將本書的故事概括了一番。

佘信心頭一驚:“竟是寫的商周時期的故事?”

登時便更感興趣了。

也有一種預感:儘管《西遊記》目前來說是最火爆的小說,但這本《封神演義》未必就會遜色前者!

一大原因就在於佘信覺得,只是知道這本書是商周背景,就已然讓人心生好奇,忍不住繼續看下去了。

這是很正常的。

倘若在吳駒看來,西遊與封神,兩個都是半架空文,

但在佘信看來,封神是半架空,而西遊是全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