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就和普通醫者和弟子沒什麼關係了。

大會第三天要做的事情有點特殊。

在前往岐山的途中,頗有經驗的蘇長老就和吳駒聊過這個事情。

“這大會的最後一件事,就是要將你的學術成就記錄在《醫家大典》上。”蘇長老說。

“醫家大典?”

當了這麼長時間的醫家魁首,吳駒也並非愣頭青,醫家大典他還是知道的。

醫家大典,乃是一本由整個醫家共同編纂的書籍,上面記錄了從古至今所有可考究的醫術,包括藥方、針法、器械、推拿按摩之法等等,據說是醫家歷史上某位魁首擔心在漫長歲月中,,一些好的醫術會隨戰亂或其他災禍而丟失,於是組織醫者們編纂的。

醫家大典雖然號稱是所有醫者都可以編纂,但倒也不是什麼都往上寫,這本書配備了一支稽核組,由魁首、長老商議後直接任命,成員都是當世名醫。

在醫者開創了新的醫術後,就可以上報,經過稽核後,被收錄於醫家大典內,同時被收錄的還有這個醫者的姓名,並會給予這些醫者豐厚的獎勵和待遇。

醫家大典分為總書和分冊,醫家七大分部各持有一分冊,記錄各自地域的醫者醫術,在年末做匯總,記錄在總書上。

每一個醫者都以自己的醫術能被收錄於醫家大典為榮,因為這無疑是名垂青史!

並且,衡量一個醫者是否跨入了當世頂尖醫者的行列,是否有登堂入室的資格、推陳出新的能力,看他有沒有醫術被收錄於醫家大典就是一個標準,並非唯一標準,但絕對是含金量夠硬的標準。

毫無疑問,吳駒在這次疫情中展現的青黴素、口罩等等,都有資格被收錄於醫家大典上!

“對,醫家大典。”

蘇長老點點頭:“醫家大典的編纂比較被動,常規情況下是醫者自己上報,頂多是定期做些宣傳,不過也有特殊情況會讓他們主動出擊,這次的疫情就算是了,我可聽說稽核組的人對你的醫術眼紅了很久了,巴不得你現在就飛到岐山去。”

說到最後,他樂呵呵的笑了出來。

“收錄……沒問題啊。”吳駒爽快的說。

“嗯。”

蘇長老應了一聲,轉頭說道:

“不錯,但我得提醒你一句,你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上報,編纂醫家大典的事不對外開放,就算你不報,也沒人會說話,況且不選擇上報也並非什麼難以啟齒的事情。

很多醫者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隱瞞,就算是前任魁首陳仲,前前任魁首,前前前……扯遠了,總之你三思而後行。”

吳駒詫異的盯著他看。

蘇長老被他盯得發毛,於是自證清白,說道:

“你別以為我是對醫家不忠,無奉獻精神,我是為了大局著想!

外面有很多人眼紅你的青黴素、口罩、酒精等等,你應該都是知道的,真要是把所有東西都寫上去,未必就是一件好事,無論對你、對醫家、對秦國還是對天下來說。”

吳駒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

思來想去,吳駒卻還是說:“不過我還是打算都寫上去。”

這次輪到蘇長老詫異了:“為何?”

他以為吳駒至少會留下一二的。

吳駒神秘的笑了笑,賣了個關子:“放心吧,我自有兩全其美的方法。”

蘇長老努了努嘴,嘟囔道:“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喜歡賣關子。”

……

話又說回岐山,後山藏經閣三樓中。

書架上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醫書或是其他相關書籍,放眼望去書架層層疊疊,但又形成包圍之勢。

包圍圈的正中央,有一塊圓形空地。

吳駒等人齊聚於此。

他也第一次見到了這幫所謂稽核組的全貌。

蘇長老算一個,張師、賈師、閆師有一個算一個,這是基本的,畢竟醫家大典的稽核組說實話條件不高,一是一定要醫術高明,二是要德高望重,不得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