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造紙作坊(第1/2頁)
章節報錯
城外,造紙作坊。
馬車停在了外面的大道上,吳駒步行來到愣住這裡。
這是一處很大的院落,大門緊閉著。
吳駒手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還處於研發階段,或者生產量較小的稱之為作坊,批次生產的稱之為廠,以前的玻璃作坊和現在屹立於吳家莊,體量巨大的玻璃廠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而造紙作坊,就是典型的還處於研發階段的那個。
這也解釋了荀子的那個問題:為什麼紙很罕見?
原因有二。
第一點是,一直沒有擴大生產規模,產能並不大,出產的那些紙基本都被吳駒、子楚這些人內部消化了,用吳駒自己的話來說,這叫——內測。
第二點是,吳駒對紙一直不滿意,或者說精益求精。
這也不怪他,現在的造紙技術再強,也無法和後世媲美,而見慣了後世的紙張質量的吳駒又怎麼可能對現在的質量滿意呢?
一直以來,吳駒給這些研究造紙的匠人下的命令其實就一個:精益求精!
只要求不死,就往死裡求。
截至現在為止,紙已經來到了第三十七個版本。
光是實驗記錄都摞了半個人這麼高。
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紙漿濃度,不同的新增劑,這都是他們的實驗變數,而光是原材料這一項,就足以讓人頭疼了,這普天之下的草木種類加起來只怕有上萬還不止,若考慮到排列組合,那組變數就更多到數不勝數。
前段時間和子楚聊科舉制與義務教育的時候,吳駒就已經確認了接下來的方向,那就是發行紙張,打破知識禁錮,給平民百姓學習知識的機會。
今天這些儒家大拿的突然聯合來信,又給吳駒提了個醒。
內測了這麼久,也許,確實是時候將紙張公測了。
他叩響了門。
門內傳來一串腳步聲,不一會,大門開啟了一條縫,透過縫吳駒看到了造紙作坊的負責人沈舫的臉。
見有段時間沒見的吳駒突然出現在作坊門口,沈舫大吃一驚,連忙見禮:“吳卿!”
“嗯。”
吳駒微微頷首:“帶我去看看最新一版的紙。”
“是。”
沈舫放開門,讓吳駒進來,旋即將頭探出去看了看左右,再度將門關上,插上門栓。
他帶著吳駒走進院子,穿過一個個車間,來到作坊最深處。
這裡有一摞摞紙張,顏色上可以看出細微的差別,從米白色到純白色的都有。
沈舫拿來一卷純白色的:“這便是最新的第三十八版了。”
吳駒接過。
摸著非常輕薄,無論從手感、厚度還是顏色來看,和後世的紙都幾乎不差什麼了。
“做得好。”吳駒誇了沈舫一句。
“這都是屬下應該做的。”沈舫頷首。
“現在按照這個規格批次生產有問題嗎?”吳駒問。
“只要原材料到位,其他都不成問題。”沈舫說著,找出這一版的實驗記錄交給吳駒。
吳駒拿過一看,並不是什麼難找的木頭。
其實如果技術到了後世那個程度,原材料已經是很小一部分了,更多的還是新增劑。
作坊的技術肯定是沒有後世那麼強,但他們現在也已經鑽研出一部分技術,可以透過新增各種東西改變紙張的柔順度、韌性等等。
吳駒在實物和實驗記錄裡來回看了一番,最終長舒一口氣,說道:“那就讓這一版的紙傳之於世吧。”
“啊?”沈舫一愣,然後突然激動起來:“您打算發行紙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