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作為股東,寡人給你介紹幾個訂單。”

子楚來到桌案前,抽出幾份奏章和文書交給吳駒。

吳駒接過一看,均是來自於官府。

第一份奏章是關於三川郡的官吏官服。

由於三川郡的設立,韓魏十六座城池以及東周七座城池陸續到賬,秦國新設的大小官吏有數千人,這無疑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郡守、郡尉以及他們的屬官的官服不歸吳駒管,這些可以上朝堂的大吏的官服,向來是衣丞負責,用的都是最好的布料,又是鑲金線,又是繡上各種紋樣。

這和吳駒沒什麼關係,畢竟他又不是搞高階布料的。

三川郡這批官服乃是屬於較低一些的官吏,以往這些官服的布料供應五花八門,現在既然有了吳駒,那就乾脆全都給吳駒去做,自產自銷嘛。

第二份是一份奏章,麃公寫的。

奏章裡又說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要新增一批軍服,保守估計在五萬件以上。

雖然軍服用料一般不會太好,但勝在基數大啊!

薄利多銷,摺合下來也是一筆上百萬貫的大訂單了。

第二件事是秦銳士的部分騎兵要開始增設馬鎧,鎧甲上的鐵片當然和吳駒沒關係,他暫時沒有進軍冶鐵業的打算,不過馬鎧的內襯卻是需要紡織的。

吳駒又一連看了好幾份文書。

都是大訂單啊!

吳駒搓了搓手:“沒問題,臣一定吩咐紡織廠優先生產這幾個訂單,爭取以最快的時間完成!”

“嗯。”子楚滿意的點了點頭:“官服的事你去和祁農談,軍服和馬鎧的事去和麃公談,至於其他的,誰寫的奏章你就找誰,價格和用料談好了,寫個奏章呈上來就行。”

“明白!”吳駒拱手。

他旋即離宮,挨個找到祁農、麃公等人談價格和用料。

官服一共是十七萬貫,軍服足足一百二十七萬貫,馬鎧內襯五萬貫,其他加起來二三萬貫。

合計接近兩百萬貫。

就這樣,紡織機全面改良完成後的第一桶金入賬了。

訂單到位之後,紡織廠全面開工!

工人們忙碌了起來,車間裡每天都乾的熱火朝天。

另一邊,李銘凱和成衣店談的也很順利。

因為李銘凱能保證同樣的質量,更高的數量,更少的時間。

這樣的事情誰能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