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記毒計啊!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依你之見,公子可有否成為太子的資質?”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

說沒有?

不合適,這是當眾折了成蛟的面子,難免得罪這位公子和太子的有力競爭者。

說有?

也不合適,子楚顯然沒有立太子的意思,這麼說是忤逆了子楚。

處處陷阱啊!

可謂卑鄙至極了!

子楚聽到韓卿這話之後,都要被氣笑了。

竟然還想把吳駒也拉下水。

不過子楚又有些遲疑。

他的另一個堅定支持者呂不韋沒在身邊,和韓國外戚勢力相對的楚國外戚,現在只有熊啟和熊文在場,勢單力薄。

再加上韓國外戚勢力這次整了這麼多新活,還拉攏到了新的支持者,這是子楚始料未及的。

如果這時吳駒再表示支援,真的讓子楚有些騎虎難下。

換做是正常的奪嫡,兩方勢力或多方勢力相互牽制,子楚可能沒那麼多憂慮,但他的狀況顯然與眾不同。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公子政不在國內。

所有的壓力都是子楚在頂著,很直白的說,他現在是在一意孤行。

這幫韓國外戚有一點其實說的很對,立太子是國之大事,君王要有一個繼承者,這是國本,遲遲不立太子難免國本動搖。

最好的例子就是先王。

先王,也就是秦孝文王,在位三天暴斃而亡,幸好太子立的早,可以無縫銜接,但就算這樣,朝堂內部還是動盪了好一陣,秦國上下對此事深為忌憚,認為子楚應當早早的把太子給立了。

韓卿緊緊盯著吳駒。

就算這個問題沒有陷阱,他也覺得吳駒會持肯定意見。

誰會拒絕自己的徒弟成為太子,乃至秦王呢?

誰能拒絕這種誘惑呢?

師憑徒貴,這可是從龍之功啊。

但他不知道,吳駒真的會拒絕。

全場目光聚焦於吳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