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進入三月,春分時節至。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枝頭上的青芽野蠻生長,顏色漸深,百花爭相開放,農民紛紛下地開始了春耕。

食鹽和豬肉一事之後,吳駒從子楚那拿到了足足五塊地,吳家莊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已經有城內兩個大坊的面積了,雖然其中五塊有兩塊是荒地,不過這正合吳駒的意。

他正好缺幾塊農田。

吳駒素來是喜歡搞自產自銷那一套的,現在手裡有了地,正好就開墾起來用作農田,種上作物,結海樓和糧油廠需要的作物很多。

現在的農作物主要是稻黍稷麥菽,即五穀,外加一個麻。

稻是水稻,麥是小麥,這倆當然不用說,糧油廠需要,結海樓需要,無拘酒肆也需要。

黍是黃米,這一塊吳駒倒是用得少,主要原因是後世已經很少有這種糧食了,因為它不好消化。

稷和水稻小麥一樣都是禾本科,外形也相似,秦國主要位於西北,水稻種植其實相對較少,這也是五穀最初沒有稻的原因,現在稷反而是盛行的。

菽是大豆,製作大豆油,醬油以及豆製品都需要它。

麻是芝麻,炒菜、製作香油會用,現在也會直接食用。

“千畝良田,不運用起來太可惜了。”城外,站在田邊,吳駒感慨道。

種花家骨子裡都有種菜的基因,吳駒也不例外,他也不知道為啥突然就像用這兩塊地種點東西。

其實算起來有點不划算,這兩塊地全部開墾了也就不到一千畝,能不能供應咸陽所需的三分之一都夠嗆,不過吳駒本來就不是對標整個咸陽,這幾塊地未來的生產,更多的是供應吳府。

按照吳駒的話說,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今天太陽不大,微風涼絲絲的,算得上宜人,田地裡無數的農民正在辛勤勞作著。

其實若是換做別人,聽到吳駒要在咸陽城外開墾農田種植作物必然是要罵孃的。

咸陽作為都城,那當然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雖然滿足了城外和荒地這兩個條件,但價錢依舊不容小覷啊!

那麼問題來了,吳駒難道沒考慮到這個嗎?

當然考慮到了!

只是——

主不在乎!

以吳駒現在的身家,別說在城外開墾荒地了,就算在城內也能種的起啊。

況且這幾片地是子楚給的,又不是他自己花錢買的。

吳駒開墾這幾塊田打算種植的主要就是稻麥、大豆和芝麻,小麥種植還沒到季節,那當然就是種稻子了,種大豆是因為大豆油和醬油的需求量很大,芝麻則是因為香油了。

不過吳駒還打算額外加一種作物。

高粱。

現在高粱已經隨處可見,但是並沒有引起農民的重視,只是被當做野草,偶爾有地方也僅僅是被當做馬牛的飼料,從未系統的種植過。

這怎麼行?

高粱這種作物不挑地方種,耐旱耐澇,吃法又多,怎麼能錯過呢?

現在是三月中旬,正是種高粱的季節啊!

吳駒蹲在農田的田埂上,手下將一個簣,則竹籃放到吳駒面前,竹籃裡都是滿滿當當的高粱穀粒。

現在的高粱看著貌似和後世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但總體而言大同小異。

光看不行啊,吃到嘴裡是什麼味道還不知道呢。

吳駒捧起一把高粱種子聞了聞,旋即又拿來一個小點的竹筐,舀出來一小部分,吩咐旁邊的人說道:“拿去脫粒。”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