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駒從操場四周的長廊中穿行,很快來到角落的那二十三個孩子身邊。

說是孩子,其實不能完全稱為孩子。

大到十幾歲,已經可以稱之為少年,小到八九歲,稚氣未脫。

他們站在烈日之下,汗流浹背,咬牙支撐著。

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他們很多時候都是自力更生,這種經歷讓這些孩子的臉上有同齡人沒有的堅毅。

“其實原本是三十多個孩子,有人沒堅持住,我派人送他們會故鄉了,只剩這二十三個。”章邯感慨著。

吳駒同樣嘆了口氣:“說起來我還挺對不住他們的,他們的父親跟我去了一趟洛陽,連新年都沒能一起過,不過一群孩子,轉眼間就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了。”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從軍的都有想過自己有這一天,何況您給的撫卹金足夠豐厚了,還派人贍養那些老人,他們泉下有知想必會很寬慰的。”章邯安慰道。

吳駒沉默了一會,道:

“訓練量要適當減少,孩子畢竟是孩子,不比大人。”

“嗯,幾乎快要減半了。”章邯說。

吳駒點點頭,補充道:“也不要太懈怠,進了魁首近衛要一視同仁,年少時正是打好基礎的時候。”

他觀看了一會這些孩子的訓練,沒發現什麼問題,但過了一會,他突然注意到其中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

吳駒抬手指過去:“他叫什麼名字?父親是誰?”

章邯循著吳駒指著的方向看去,說道:“他叫司馬欣。”

“誰?”吳駒看過來,滿臉的愕然。

“司馬欣,他的父親是司馬庚。”章邯重複了一遍。

“秦國人?”

“對。”

“程姓司馬氏?”吳駒又問。

“正是。”章邯點點頭,補了一句:“好像有聽他說過他祖上和那位程伯休父有點血緣關係,算是他的後人”

吳駒長出一口氣:“那應該是不會錯了。”

章邯都被他帶跑偏這麼遠了,司馬欣竟然還是出現了,莫非這就是冥冥之中註定的緣分嗎?

要說司馬欣此人,還要說回正史。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周文率領數十萬大軍攻來,章邯情急之下放出了驪山刑徒,給他們發放武器作戰,其中有兩人輔佐章邯作戰,一人為都尉,名叫董翳,一人為長史,名叫司馬欣。

之後周文慘敗於章邯率領的驪山刑徒之下,成就了他的威名!

鉅鹿之戰戰敗後,三人投降項羽,時年秦二世和秦王子嬰已死,秦朝徹底覆滅,項羽三分關中,分別分封給了章邯三人,也就是雍王章邯,翟王董翳,以及塞王司馬欣!

此三人因此被並稱為“三秦”!

司馬欣早年是是管理櫟陽牢獄的官吏,在項羽的叔父項梁因為犯事被櫟陽抓捕被關押在監獄時,曾請蘄縣獄吏曹咎寫信給司馬欣,司馬欣也就不再追究項梁之過,乃是對項梁有恩,但之後數年,他輾轉成為了章邯的親信,跟隨章邯南征北戰。

沒想到啊,現在距離章邯和司馬欣的聲名大噪還有四十年時間,原本應該還在地方守備軍中的章邯被吳駒拉到了自己的魁首近衛來,而尚年輕、甚至說年幼的司馬欣也並未成為櫟陽獄吏,而是在其父戰死後,跟隨章邯進入了魁首近衛。

三秦中的雍王和塞王,竟然又湊到一起了!

章邯和司馬欣都到齊了,董翳現在又在哪呢?

想到這裡,吳駒笑著搖搖頭,不再去想,若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想必董翳也會來找到章邯和司馬欣的吧。

這時,章邯疑惑的問道:“吳卿,司馬欣此人有什麼問題嗎?”

“沒問題。”吳駒搖搖頭,轉而驀然問道:“你覺得這個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