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的一處酒樓中,韓國使坐在一處靠窗的雅間,靜靜等待著。

這處酒樓並沒有什麼新奇的地方,如果說一定要說一個,那就是它位於王宮之下。

韓國使的目光注視著酒樓門前來來往往的所有車輛,尤其是從王宮方向過來的馬車。

不多時,韓國使等到了他想等的人。

一個女人。

她的樣貌姣好,衣著華麗,氣質雍容華貴,一眼看過去便知她非凡人。

她緩步走來,左右兩個侍女跟隨,還有一隊侍衛護衛身邊,守住了酒樓的各個出入口和拐角,那些侍衛鷹目虎視,手持長劍,一看就是難得的精兵強將。

女人示意侍女和侍衛站在門口,自己則邁步走向韓國使。

“拜見公主!”韓國使起身,拱手便拜。

“不必多禮。”女人抬手製止。

這咸陽城中,能被韓國使稱為“公主”的人,只有一個。

韓姬。

秦王寵妃,公子成蛟之母。

韓國使親自為韓姬倒上茶水,旋即說道:“距離上一次見到公主快十年過去了吧?”

“是有十年了。”

韓姬眼神中閃過一絲追憶:

“那時我還是豆蔻之年的少女,與大王成婚時,大人是使者團中的一人,時年也還是個少年,一別數年,物是人非啊!”

“是啊!”韓國使嘆了口氣,也回憶到了往事。

短暫的敘舊後,二人便聊到了正事。

“入秦之前,韓國已經正式敲定了計劃,接下來要全力扶持公子成蛟成為太子,昨日宴席之上,臣與夏太后她老人家短暫的進行了商議,她老人家也同意了。”

韓國使在全力二字上加重了音。

“全力扶持蛟兒成為太子?”

韓姬輕笑一聲,那精緻的面容表面並無波瀾,但實則隱藏著憤怒和埋怨,她說道:

“韓國此次與周王謀秦,陷我與蛟兒於不義之地,岌岌之中,現在又要全力支援蛟兒上位?”

“……”

韓國使微微抿了一口茶水,對此不做任何態度,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韓國當然要以本國為主,外戚為次,主次必須分清。

民間有句話說得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民間如此,王室也如此。

像韓姬這等外戚,也註定很難與本國比擬,哪怕是韓姬嫁到了秦國,其子成蛟是秦國如今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公子。

這次合縱。

不,現在不能稱為合縱了。

七國公認的、對這場大戰賦予的名字是“三川之戰”。

意為事件起因是秦國奪取了三川郡,並且韓魏聯軍和秦軍的第一次交戰也發生在三川郡境內,正是縱約長孫隱帶軍阻擊秦將蒙武蒙恬的那場戰役。

三川之戰中,韓國的加入是一次徹頭徹尾的為本國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