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朝會(第1/3頁)
章節報錯
終於到了歲末!
諸侯為之止戈,絕口不提戰事。
若往前推個上百年,在那禮樂尚未完全崩壞的春秋時期,諸侯就是打的再兇,哪怕打到人家都城門口,也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不約而同的握手言和,各自退兵。
現在當然是不行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不過七國還是會盡量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避開作戰。
年前,北方的燕趙兩國的交戰終於分出了勝負,其中就不乏有這個因素在。
經過長達兩年的戰爭,圍困燕國都城薊數月之久,這場戰爭正式進入尾聲。
這一仗持續的時間太長了。
趙王丹十五年,也就是燕王喜四年,燕國丞相慄腹前往趙國為趙王丹賀壽,歸國後向燕王喜稟報道:趙國的精銳之師全部折損在了長平之戰、現在幼華尚未成年,正是攻趙的大好時機。
燕王喜聽從慄腹的建議,出動兩支軍隊,兩千輛戰車攻趙。
趙國大將廉頗奉趙王丹之命,帶領趙軍在鄗邑擊敗了前任燕相慄腹的軍隊;前燕國大將,現趙國大將樂乘則代邑擊敗了燕國大將卿秦的軍隊。
趙軍斬殺了慄腹,俘虜了燕國大將卿秦和樂間。
隨後在燕國境內彙集,一戰打到了燕國的都城薊,圍困燕國都城長達兩年。
數日前,燕國新上任的丞相將渠,帶著重禮,作為使者出使趙國。
趙王明白,燕國沒那麼容易被打垮,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的話,趙國佔不到太多便宜,所以在將渠前來遊說時,趙王答應了講和的要求。
燕國割讓了五座大城,和無數財寶作為賠償。
雙方握手言和,趙國撤軍,並釋放了燕將卿秦,都城薊得以解圍。
廉頗在這一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被趙王丹封為信平君,以尉文為封地!
同時,他還任命廉頗為假相!
這個舉動無疑讓列國從中體悟出了一縷不一樣的味道。
現在的趙國丞相,乃是那位震懾七國,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
但平原君已經遲暮,據傳他病重已久。
而任命廉頗為假相,無疑是說明了廉頗便是趙王丹和平原君選擇的下一任丞相!
除此之外,同樣因為怨恨燕王喜不聽勸阻,而從燕國跳反到趙國的樂毅後代樂乘,也在這一戰中大破燕軍,因而被趙王丹封為武襄君。
而同樣被俘虜的昌國君樂間,則因為樂乘的跳反,也因為怨恨燕王喜不聽勸阻,選擇了帶著整個樂家離開燕國,前往趙國定居,為趙國效力。
說來也可笑。
三十年前,昌國君樂毅於昔日的燕昭王手下拜將,在合縱攻齊一戰中立下赫赫功名,下七十餘城,僅餘三城未下,幾乎覆滅當年的齊國,同時也大大的振興燕國。
但他樂家的兩個子嗣,樂乘和樂間卻因為燕王喜的好大喜功不聽勸阻而心生埋怨,前往趙國,令人唏噓不已。
同時,也暴露出現在的燕國真是江河日下,君王無能,國力衰微。
趙國新添兩員猛將。
至此,燕趙大戰落幕,天下進入了短暫的和平。
……
秦國。
新年的最後一天,子楚開了一次大朝會。
這次大朝會的規模遠勝於平均每週一次的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