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曉與段譽騎在馬上,後面跟著十多位壯漢,對於附近鎮上的路,他們是熟悉的,寨子裡也沒什麼東西,每人也就胡亂拿了些自己的隨身衣裳,打個包扛在肩膀上,隨著簫曉他們一起踏上了去建功立業的路。

一路上,這幫人高興壞了,覺得這幾年都待在深山裡,過著打劫的日子,有今天沒明天的,還時刻擔心會有官兵過來圍剿。

現在不一樣了,有兩位公子說要推薦他們去丐幫,做一番事業,渾身突然充滿了幹勁。

段譽回頭望了望後面這幫明顯士氣不一樣的人們,笑著對簫曉道:“與三弟相處這麼久,沒發現三弟居然還有如此好的口才。”

“哪裡是我的口才好,是丐幫的英雄事蹟太多,感動了他們。畢竟他們也都是壯年,與其在這裡做這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不如博一個名堂,男子漢大丈夫,哪有不想建功立業的。”

聽到這話,段譽不好意思地笑了:“三弟,我其實,對建功立業,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想法也不一樣,這很正常。但是你現在所想,就是你十年後所想嗎?”簫曉安撫道。

十年後,也許你就是大理國國王了,那個時候你想的就不是什麼建功立業,而是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讓國家的子民可以安穩度日,繁衍生息。

簫曉搖搖頭,自己想那麼多幹嘛,完成了這個任務就要去下一個任務那裡了,也許在這裡,段譽會記住她這個三弟,但是若干年以後,也許煩心事太多,後宮妃嬪太多,他又哪裡會記得她呢?

段譽沒說話,但是心裡一直在想這句話,現在他自己所想,是否是他十年後所想呢?這個問題一直糾纏了他十年,十年後終於有了答案後,伊人早已遠去。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到了鎮上,詢問了丐幫的落腳地,一幫人就跑去了。

說來也巧,他們居然在這裡遇見了一位熟人——蔣舵主。

蔣舵主聽說有人來拜訪,連忙迎了出來,看見簫曉與段譽,十分驚喜,連忙道:“咱們早上才見的,怎麼中午又見面了,你們不是說要趕往大理嗎?”

簫曉拱手道:“蔣舵主好,你早上不是和大哥在一起嗎?怎麼現在出現在這裡,大哥呢?”

段譽在一旁補充道:“我們騎馬趕路,聽聞有條小路可以抄近道,於是我與三弟就去了這條小路。然後就遇見了這幫兄弟,”段譽指了指後面的這幫衣著雖然簡陋,但是卻朝氣蓬勃的漢子。

“他們聽三弟說了丐幫的英雄事蹟以後,對丐幫非常敬仰,又聽說我們與丐幫中人十分熟悉,所以請我們過來帶他們來拜見下。於是,我們又折返了。”

雖然段譽說得比較模糊,但是蔣舵主是什麼人,能在這麼短時間內,被喬峰提拔成舵主,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聽見在小路上突然遇見,再加上這幫都是壯漢,衣著又如此,瞬間明白了八九分。

蔣舵主爽朗笑道:“原來如此。我們丐幫最近正缺人手,王公子真是我們幫主的好義弟,知道喬幫主需要什麼,就送什麼來了,這份大禮,我就替我們幫主收下了。”

然後又朝著簫曉道:“喬幫主帶著四位長老回洛陽總舵去了,說有要事。臨行前囑咐我,來這裡辦個事,沒想到,在這裡正好遇見了你們,這可真是緣分了。”

簫曉點點頭:“那這些漢子的事,就拜託蔣舵主了。他們也是聽聞了丐幫幾位長老的英雄事蹟,自願來投奔,從最普通的弟子做起,希望蔣舵主能給他們這個機會,多多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