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樣的處理,會留下很多的隱患,皇上又豈能甘心。為了避免那些人死灰復燃,必須儘可能地斷了他們的根基。

沒有皇室的人出面,結果很可能不如人意。作為對四王八公最瞭解的忠順王,就是處理這件事情的不二人選。

四大異姓王也不會放心忠順王獨斷專行,必然也要派人制約他,這個人非北靜郡王水溶莫屬。

在四王八公當中,北靜王府跟賈家的關係一直也是比較親密的,水溶也會盡力為賈家周旋。

林黛玉若是接賈家的幾位姑娘出來,兩位王爺也不會阻攔。

“若真的可以,那就最好了。儘管我也恨甄家,可聽了甄家女卷的遭遇,心裡還是有些不忍。我在賈家住了幾年,跟姐妹們也沒有紅過臉,實在做不到袖手旁觀。能幫她們一把,我也能心安。”

林黛玉的擔心也有道理,抄家的時候,若是不提前把她們接出來,被關進了女監,對她們的名聲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甄家被抄之後,再也沒有人敢賴賬不還了。甚至連皇上許諾的分期付款都不願意,暗地裡出賣祖產,歸還戶部欠銀。

紛紛棄付款是給朝臣們的選擇,他們不接受,皇上自然不會強制,早點收回欠銀,對於朝廷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興修水利,製造軍械,推廣紅薯種植等等,需要的花費還是很多的。甚至太上皇那邊牛痘實驗成功,推廣牛痘也要花費不少的銀子。

當然了,其中還是有一些家裡真的困難,無奈之下才從戶部借銀的官員。對於真的有前途的官員,皇上也不願意因為錢財問題困擾他們,暗地裡讓忠順王伸手幫扶一下。

欠銀是歸還了,朝臣們心裡積攢的怒氣還沒有發洩出來。造成他們不得不歸還欠銀的根源,就是賈赦帶頭歸還欠銀和林如海狀告甄家。

他們抓著兩個罪魁禍首,不斷攻訐。

只是,賈赦躲在家裡,根本就不出面,再多的攻訐對他也沒有什麼影響,他們也不能逼著皇上去抄賈家。

太上皇時期,對朝中的老臣太過寬裕。就算是皇上登基後,也很少能動得了這些老臣。可以說,太上皇是這些老臣的保護傘。

賈家也是太上皇保護傘下的一員。皇上能對賈家出手,那麼自然也可以對他們出手,他們是不敢冒這樣的風險,一時間還真的拿賈家沒有什麼辦法。

剩下的就只能是林家了。

接任巡鹽御史的黃宗興也沒有逃得了,這次也被抓回了京城問罪。作為黃宗興的岳家,修國公對林如海恨之入骨。狀告林如海最積極的就是修國公本人。

對於朝臣的心思,皇上看得分明。皇上的政治理念跟太上皇是不同的。太上皇即位之時,多有倚仗朝臣,特別是四王八公。那是因為當時北疆的邊患十分嚴重,不得已之下而為之。

皇上即位的時候,北疆雖有邊患,但並不嚴重。之後又利用羊毛分化了草原民族,北疆的邊患已經構不成什麼大的威脅。加之,四王八公也沒有什麼出色的子弟,平時還經常跟他作對,皇上心裡迫切地想要剷除這些佔據高位的老臣,換上自己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