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那麼銀子就不能還。

要是甄太妃能求得太上皇的恩典,她們豈不是白還了銀子。更重要的是得罪了四王八公這個集體,對賈家可沒有什麼好處。

賈寶玉跟北靜郡王的關係可不錯,以後出仕當官還要靠北靜郡王照拂,別人家能急著還款,賈家不能,要跟北靜王府同進同退。

無論怎麼算,府裡的銀子就是不能還。

可該怎麼安撫賈赦?

原來借的那六十萬兩,賈母沒想過把銀子拿出來。要保住那六十萬兩,就只能讓王夫人把欠的銀子拿出來。

“老二家的,你把借的那四十萬兩銀子拿出來,用來安撫赦兒。”

“那些銀子都送到宮裡,給娘娘用了,媳婦拿不出那麼多的銀子。”王夫人當然不願意,進了她手裡的銀子,那就是她的嫁妝。就選了這個萬能的藉口,賈元春是她的親生女兒,就算知道了,還能逼她把銀子拿出來不成。

王夫人的有恃無恐,不就是靠著宮裡的娘娘嗎?不知道娘娘的真實情況之前,賈母也必須顧著娘娘的面子。自家人若是不維護娘娘,難道還能指望別人維護娘娘。

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娘娘是個真的娘娘上面,名不副實的娘娘可沒這個待遇。

“你覺得赦兒不會鬧出來,會替你認下這筆賬?你非要害死娘娘才甘心,是不是。”

賈政最大的好處就是聽賈母的話,“你要敢對娘娘不利,我先休了你這個毒婦。”

賈母雖嫌賈政說的話太重,也沒有出言阻止。自從家裡出了娘娘,賈母就感到處處不如意,藉著這個機會,給王夫人點教訓也不錯。

世間一物剋一物。

能讓王夫人懼怕的人不多,賈政就是一個。

賈政連休妻的話都說出來了,王夫人就知道事情沒有轉圜的餘地。

“老太太,我真的拿不出,最多能拿出三十萬兩。”本來是想說二十萬兩的,只不過還是沒有敢說出來。

“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拿出四十萬兩交到公庫裡,用來安撫赦兒。你要是不怕娘娘丟臉,那就一文錢也別拿。”賈母也不願跟王夫人都心眼子,直接給王夫人定了下來。

王夫人無法,只能咬牙同意了下來。

拿出四十萬兩,還是放到公庫裡,肯定不能解決賢德妃的問題。

“母親,可娘娘那裡怎麼辦?”

不能還銀子,又想要解決辦法,就只能走後門了。

“我派人去見玉兒,讓她在忠順王爺面前說說情。王爺既然認她做義女,自然對她非常疼愛。只要玉兒去求王爺,王爺自然不會扣著娘娘的金冊。”

賈母的語氣中充滿自信,其實心裡也沒有太多的把握。林家是賈母最後一個指望了,總不能真的背棄四王八公的約定,第一個出面還銀子吧。

求人畢竟是丟人的事情,跑到林家去求人,賈母做不出來這樣的事情。最好是把林黛玉請來,在賈家求得她的同意。

可派誰去請林黛玉又成了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