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病重的時候,朝堂上關於巡鹽御史的爭鬥幾乎進入白熱化,皇上那個時候落入了下風。

後來,江南傳來了訊息,林如海的病好了,那麼就沒有人不開眼,去打巡鹽御史的職位。畢竟,林如海是太上皇的忠臣,巡鹽御史就是太上皇的錢袋子。

這一次,林如海主動請辭,太上皇也準了。朝堂上還沒落下的爭奪戰,又開始了。

現在,對於皇上來說,巡鹽御史的職位其實沒有那麼重要了。不管是誰的人得到了這個位置,難道還敢少了太上皇那一份?

至於其他的利益,就算被那些人得了去,也只當是暫時存放在他們那裡。

當然,巡鹽御史的位置上,若能安插自己的人,皇上也不會放棄。皇上利用各方勢力的爭奪,在朝堂上爭奪巡鹽御史的職位,拖延時間。同時,派遣了大批的人手,藉助林如海的便利,不動聲色地安插到江南鹽政的各個方面。

他們這些人的作用就是暗中收集證據。因為皇上已經得到了江南鹽政的賬冊,以前的賬目不用追查,這些人只要負責新任御史之後的賬目就可,是以他們的任務並不重。

最終,藉助著四王八公一脈的支援,巡鹽御史的職位被黃宗興給拿到了。他跟林如海的身份有些類似,娶了修國公的妹妹,屬於四王八公一脈。

同時此人還是忠信親王的得力干將,為忠信親王爭奪皇位立下過汗馬功勞。若不是太上皇突然讓位,皇上未必能坐上寶座。

太上皇的病好了之後,放不下權力,忠信親王的勢力便又開始在朝堂上跟皇上作對,黃宗興便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這一次,黃宗興得到了四王八公的全力支援,皇上不敢硬碰,只好同意黃宗興接任巡鹽御史的職位,此舉也是無奈。

皇上說道:“朕希望黃愛卿能夠秉承公心,管理好鹽政事務。林如海在鹽政近十年,做得還算不錯。朝堂諸公擔保黃愛卿,朕也相信愛卿會做得比林愛卿好。”

怎麼樣才能比林如海好呢?

當然是比林如海上繳更多的鹽稅了。要知道林如海上任前,每年的鹽稅大概七百萬兩,林如海上任後鹽稅逐年增多,直到第三年開始一直都是一千萬兩上下。

不是林如海沒有能力繼續增加鹽稅,而是阻力太大。爭奪皇位,需要的是銀子,很多人都在打鹽的主意。當時皇位之爭陷入白熱化,太上皇也沒有能力顧及鹽政,對此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皇上幾乎就差明說要讓黃宗興提高鹽稅,可黃宗興根本就辦不到。

朝廷重臣支援他做巡鹽御史為的是什麼,還不就是銀子嗎?太上皇時期,允許朝臣從戶部借銀子。朝臣們借了銀子能幹什麼,總不會存起來吧。

有了銀子用來消費,很快就養成了驕奢淫逸、揮霍無度的生活習慣,這一點從賈家的生活就可以看出。

到了現在,皇上收緊了戶部,很多人家都無以為繼。現在,唯一能給他們快速帶來財富的方法不多,鹽引就顯得很重要了。

不過,太上皇現在就是靠著這些權貴把持朝政,想要對他們出手,困難真的不小。

這必將是一場時間比較長的拉鋸戰。

原書中,皇上從開始處理甄家開始,收攏江南的權力。現在距離甄家倒臺還要不少的時間。

王庭軒是跟著新任的巡鹽御史一起出發的。

“王侍衛,多謝你帶人護送我上任。”黃宗興來到了王庭軒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