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鹽稅並沒有少,只是林如海上交的鹽稅,要經過太上皇的手,到了皇上那邊要少一大半。

同時,林如海地位非同尋常,有密報之權,可皇上很少收到他的密報。

“林某聽命於太上皇,並無對朝廷不忠之心。”

“林大人何其不智,天下的主人是皇上。”

林如海有些猶豫,似乎有所隱瞞。

王庭軒便說道:“林大人,你在隱瞞什麼?”

“林某曾透過岳家向皇上投誠,卻沒有得到皇上的回應?”

啥?

王庭軒驚呆了。

這不可能,戶部的庫房了都可以跑馬了,皇上不會放棄鹽政這個財源的。

若不是林如海確實是個能吏,可以穩定鹽稅,皇上早就想辦法換掉林如海了。

皇上手中的實力太弱,沒有辦法爭奪巡鹽御史的職位,又得到林如海沒有投向其他王爺的訊息。

飯糰探書

這才對林如海沒有上京述職,聽之任之。

“為何你要透過榮國府向皇上投誠?”

林如海的處境也不好。江南局勢糜爛,很多人都被拉下了水,他也只能儘量自保。可當年幼兒髮妻接連去世,其中未必沒有那些人的手段。

為何要透過榮國府向皇上投誠?

當然是因為賈元春跟著皇上,在皇后手下做女史。

不管賈元春當年進宮的目的是什麼,最後被分配到了忠雍王的府裡,成了當時忠雍王妃的侍女。

那麼等到忠雍王成了皇上,賈家成為皇上的心腹,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嗎?

道理當然是這個道理,換了別人,早就藉著賈元春這個關係成了皇上的心腹。

可賈家,不能用常理推知。

賈家不僅不是皇上的心腹,反而在反對皇上這一方面,還比較活躍。四王八公這個團體,支援的人本來就不是忠雍王,就算是忠雍王成了皇上,他們也沒有多少改變。

皇上的作為,跟雍正帝比較相似,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林大人,你就沒有自己調查一下嗎?”

“這是何意?”

“皇上未登基前,榮國府的立場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皇上登基之後,他們也沒有收斂,榮寧兩府仍舊跟隨那些勳貴交往。你在那個時候,把女兒託付到榮國府,別人會怎麼想?”

“不可能,榮國府怎麼會如此選擇。”

“那就不知道了。也就是現在榮國府就只有一個牌匾能哄人,否則就他們家裡的那些無能之輩,早就被人家收拾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榮寧二府當年可是四王八公之首,就算是交出了兵權,也容不得別人小覷。”

迂腐,這是王庭軒給林如海的第二個標籤。

你都多少年沒有回京了,跟榮國府的來往多依靠後宅女卷的書信,怎麼會如此信任榮國府。

想了想賈雨村,王庭軒也瞭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