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徐福記放棄做題,直接照抄萬盛的答案時,周澤卻優哉遊哉的帶著楚容魚去看房。

商品房的概念出現於八十年代,可直到九十年代商品房才漸漸興起。

商品房興起的背後與國內住房市場的巨大改革息息相關,今年下半年國家將作出《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把住房實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變為以按勞分配為主的貨幣工資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等。

《決定》的出臺,開啟了我國城鎮住房商品化的大門,標誌著我國全面推進住房市場化改革的確立,其最大意義在於穩步推進公有住房的出售,透過向城鎮職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國住房私有化的程序。

而我國住房市場全面市場化要到1998年,單位住房福利制度終結,住房分配走向貨幣化。

國家出臺《通知》明確要求全國各地終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並確立了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供給結構,中國城鎮住房市場全面啟動。

住房市場全面市場化的開啟,標誌著我國浩浩蕩蕩的城市化程序正式開始,基建狂魔的稱號也將享譽世界。

後世因為高房價,住房市場化受到了不少人的抨擊。

不僅活人住的房住不起,死人住的房同樣住不起。

每件事情的改變,都會伴隨著陣痛。

有的陣痛挺一挺就過去了,而有的陣痛需要一輩人,甚至數倍人去承受。

青寧市的新樓盤不多,只有十幾套,與二三十年後一個小縣城就有上百套新樓盤的盛況完全沒法比。

可是這十幾套新樓盤有十套都是現房,這是後世房市拍馬也追不上的。

不過正因為住房市場化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還沒有完全放開,新樓盤少,可同樣房價也很感人。

房價在四百到八百之間,對於普通人而言這個房價依舊不是一個小數字。

可這個房價並不會讓人感覺到絕望,努努力還是能買得起的。

而且這時候,人們雖然羨慕住進樓房的人,可如果有錢了很多人還是選擇翻新自建房。

畢竟這個時候,12億的國內人口有9億多都是農民。

有錢了,都希望能留在當地。

周澤和楚容魚看了四天房,足足有三十多套。

說實話,周澤對所有新房都不滿意,不管是格局還是戶型。

後世的房價雖然高,可好房子的戶型、格局他就是好。

現在的房子有的得房率不高,有的房子利用率不高,有的房子很實用,卻又少了美觀。

可能是後世住習慣了好房,周澤的眼光格外挑剔。

可讓他再在工廠宿舍樓繼續住幾年,等到好戶型的房子出現再買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共廚房、公共廁所,想想就不舒服。

重生一世,要對楚容魚好一輩子,就不能委屈了她。

最後矮個裡拔將軍,周澤和楚容魚選了一套145平的三居室電梯房。

周澤不滿意新房,楚容魚卻很喜歡。

拉著周澤的手在毛坯房裡左轉右逛,滿臉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