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

“陛下,吳聊難當大任,請您三思啊。”

誰也想不到,有一天王磊和呂孟軒竟然能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兩人對於開元帝要讓吳聊去荊州的決定,都是十二分的反對。

“陛下,吳聊年不過二十,哪裡有經驗做如此兇險之事。他本人身死是小,耽誤朝廷大計是大啊。”

呂孟軒單膝跪地,痛心疾首的說著,他實在想不通,這事怎麼又回到了六扇門手裡,那他之前的算計到底有什麼用。

王磊也是滿臉焦急,甚至顧不上呂孟軒的出言不遜。

“陛下,吳聊得罪的江湖人比誰都多,讓他離開京城去荊州,豈不是羊入虎口?陛下,臣願意替吳聊前去,必定查個水落石出。”

“荒唐,你比吳聊又能大幾歲,這麼多年出過京城麼?讓你去,還不如隨便找一個禁軍裡的老卒,最起碼能多活一陣子。”

“呂大人,這就不用你操心了,六扇門的事,還是我們六扇門自己來處理吧,就算是死在外面,我也心甘情願。”

“兩位,這裡是御前,不是你們吵架的地方,君前失儀可是重罪。”

眼看兩個人就要吵起來,李慶賀便站了出來,呵止了兩人。他們兩個也意識到自己過於激動,趕忙做請罪之狀。

開元帝哼了一聲,懶得和他們兩個說話,轉而問起了其他人。

“你們怎麼看?”

“父皇,”太子首當其衝,第一個說話,“您已經金口玉言定下的事情,兒臣不敢妄言。”

這是劉佳教給他的,剋制自己的表現欲,太子在皇帝面前,要能幹,更要聽話恭順。

果然,開元帝再看王元貞的時候,臉上就隱約多了一些滿意。

王元凱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輪到他說話的時候,便侃侃而談了一番。好在他並沒有反駁開元帝的決定,只是又強調了一遍吳聊去的正當性。

“父皇,兒臣以為吳捕頭雖然年輕,但是經歷豐富,無論是江湖鬥爭,還是戰場兇險,亦或探查懸案,都經歷過,並且做的很不錯,想必一定不會辜負您的信任。”

其餘重臣七嘴八舌的,也都表達了支援,反正誰去調查都無所謂,能讓吳聊這個敢當眾羞辱他們的人滾出去自然更好。

呂孟軒越發急切,“陛下...”

“好了呂卿,”開元帝直接擺手攔住了他,“你就不必說了,你,朕自然信得過,可是你的目標太大,太危險,朝廷不能冒這個風險。”

要是再死一個大理寺卿在外面,那大乾朝廷的臉丟的就更厲害了。

“吳聊,你覺得怎麼樣?”

“陛下,臣謹遵聖意。”吳聊恭敬的回答,沒有任何猶豫。他知道此行危險至極,可是既然已經推脫不了,再猶豫又有什麼意義。

再說,就算他抬出北疆鎮撫司,抬出鄧一峰,確實讓自己脫離出來,那以後也別想再發展六扇門了。而且,看王磊的樣子,要是沒有讓她信得過的人去,她就算偷跑,也要親自走一趟的。

“陛下,”王磊還是不肯放棄,“讓臣去吧,吳聊畢竟年輕,而且修為也不高,為人又高調不知收斂,實在太危險了。”

“呵呵,他修為不算低了。”開元帝笑了起來,吳聊確實年輕,但是論起修為來,還真不能算低,而且修為太高了,反倒目標太大,容易暴露。

而後面的那句話,開元帝倒是同意。這小子進京之後,雖然替朝廷幾次揚威,卻也很是能惹麻煩,讓他這個皇帝不得安寧。

想到這,又覺得把他派出去,就算查不出什麼結果,自己也能落個清淨,更是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