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正燃燈,現在是子正,還有一個時辰時間,可以議政。

皇帝掃了一眼下面坐著的文武,淡漠的問道:“新建的小勃律使館怎麼樣了?使臣住下了?”

郭利仕出班答道:“住了,異常滿意,小勃律使口稱:能得我天朝上國如此厚待,他感激涕零。準備回去後,勸說小勃律王蘇失利,立刻恢復對我大唐的歲貢。若小勃律牽頭,則西北二十餘國,皆有望擺脫吐蕃,重新聽我大唐號令。”

吐蕃?聽這話音,是吐蕃在背後唆使西域二十餘小國,想對大唐使壞呢?

老李淵轉頭看向了李元霸,李元霸小聲說道:“青雀的後人,深耕吐蕃近百年,跟青雀當初的田園志向不同,不滿足偏安一隅了。”

微微點了點頭,可以理解,老李淵喃喃道:“再打再亂,也是我華夏後人,也是我大唐血脈。”

這是當初太極殿定下百年大計時候的原話,沒想到,時隔百年,果然應驗了。

文武群臣議政這邊,皇帝聽完了郭利仕的彙報,微微點頭:“這房子,蓋的值!”

就見永王率先站出來朗聲道:“啟稟父皇,全憑右相督造小勃律使館有功。”

嗯?不少人微微皺眉回頭,包括太子。因為誰都知道,永王可是太子養大的,明碼標籤正牌太子擁躉,今夜什麼情況?竟然第一個站出來幫右相說話?難不成,是改換門庭了?還是說,永王翅膀硬了,有了別的心思?

右相林九郎站出來謙虛道:“小勃律使館營造費時半年之久,從選地拆遷、營造規模、圖紙設計、監製督造,等一應繁雜事物,皆是永王之功。”

好傢伙,好一個商業互吹,這麼一說,真的沒別人什麼事了。

坐在後方角落的老頭何執正心中明白,永王已經跟右相合流了。如果今夜宣佈右相代政,說不得太子被廢,永王立刻就會被扶持上前做新太子。實則是右相林九郎選一個蠢貨出來,日後好挾天子以令諸侯。

皇帝瞟了一眼互吹二人組,轉頭看向了面露不服的太子,“李璵,他們二人為西北靖綏立了功,你呢?讓你主理靖安司,查幾個進城鬧事的蟊賊,這件事情,你是辦好了?還是辦砸了呢?”

太子低下了頭,不敢說話,何執正何老頭也低下了頭,臉色不是太好看。

“說話!”皇帝催促著。

何執正行禮說道:“可曾有人詳告聖人,營造小勃律使館的那片地,是如何得來的?因為建造這個使館,前後有不下三四十條無辜百姓的性命搭了進去,這些無人上報嗎?”

皇帝的臉色十分難看,起身走下臺階,來到林九郎面前,沉聲問道:“建一個使館,要三四十條人命奠基,永王好手筆啊!”

永王連忙雙膝跪地,“沒、沒有!”

太子落井下石說道:“這件事瞞不住的,若是傳揚出去,惹人非議,導致小勃律使一走,西北靖綏之事難成,賢弟還該如實說,莫要欺君!”

“聖人容稟,所謂三四十條人命,乃是一個下級武夫突然發了瘋,肆意傷人與拆遷民房、營造使館,實則毫無關係。”永王連忙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