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徐賓和張小敬(第1/2頁)
章節報錯
靖安司大廳裡,徐賓被從監牢放了出來。李必、徐賓、書生岑參,三人分席而坐。
岑參念起了文書,“從舊曆二十五年元月,到天寶二年六月,此六年時間裡,徐賓在西市福緣酒肆,有九十二次賒賬記錄。每次只飲最低劣的濁酒。”
徐賓自嘲道:“徐賓沒本事,喝酒都付不起錢。”
岑參繼續念道:“吏部、戶部記錄,徐賓戶部從八品主事,年俸錢銀二十兩,奉料米六十五石,職田二百五十畝,僕役雜用八兩。與妻子王氏育有一子一女,並無僱傭僕役。家中只有四口人,租住城南小宅。”
吏部不解問道:“這些俸祿綽綽有餘,為何你妻子王氏還在替人幫廚?”
徐賓笑道:“她喜歡做飯,閒不住!”
李必反駁道:“月幫廚五戶,收錢!”
徐賓沉默了。
大致說一下徐賓這個從八品官的收入,對比後世的軟妹幣,一兩銀子大致能換四千塊,也就是說,徐賓俸祿二十兩,等於八萬軟妹幣一年。另外還有八兩僱傭僕役的錢,他沒有僱傭,所以要再加上這筆三萬二的軟妹幣,合計薪俸約摺合後世軟妹幣11萬2,差不多算月入上萬吧。
但是這裡是長安,大唐的都城,所以月入過萬算不上富裕,對比後世的北上廣深就知道,堪堪餬口生存。
當然了,大唐是管飯的,米六十五石,一石唐代約摺合53公斤,所以朝廷給徐賓發的米糧約為3500公斤。足夠徐賓一家四口吃不完。
另外還分得二百五十畝職田,就是說你這個官位對應的,有二百五十畝地,你可以僱人來耕種,所得也是你的收入。這項收入也不菲,唐代糧食產量不高,按照平均畝產50公斤算,250畝職田,總產量是12500公斤,除去佃戶的僱傭費、給官府交三成稅,至少還能剩下5000公斤糧食。
換算成天寶年間十文一斗的米價,10鬥一石,所以大致是2文一公斤,徐賓的5000公斤糧食,摺合一萬文,就是約10兩銀子。
這麼一算,徐賓收入就可觀了,如果把朝廷發的糧食也摺合成錢,那麼,徐賓一年收入18萬軟妹幣,在都城長安,租住在偏僻小宅,生活應該不算貧苦。
那如此一來,就解釋不通,為什麼徐賓的日子清苦,以至於他夫人還要去幫廚掙錢。
沒有繼續逼問,李必示意岑參繼續念,“徐賓出入長安五處當鋪記錄,二百五十畝職田,私自分五次典當乾淨,並延州老家祖屋一併轉出。延州……”
李必問道:“典當職田是罪,你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錢?”
徐賓淡定微笑,“徐賓花錢無算,大手大腳。”
李必低頭看向了徐賓破了洞的鞋子,很顯然,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徐賓解釋道:“徐賓花錢買的是書,很多書,珍本古卷可不便宜。”
李必盯著徐賓的眼睛說道:“你喝的酒,突然變成了昂貴的葡萄酒。”
“那朋友幫付的,徐賓總得有一二友人吧?”
“付錢的人酒保認識,是張小敬。自那時起,張小敬與徐主事,每月見面暢談數次,直到九月張小敬殺人入獄,此後再無任何記錄。對嗎徐主事,你可是換了酒肆?”
徐賓臉色變了,變得低沉,沉默片刻,他開口說道:“張小敬入獄,徐賓悲憤不已,憤而戒酒。張小敬不是大案牘術選出來的,是我選出來的。”
終於攤牌了,李必丟過手上的文書,好奇的問道:“為何?”
徐賓一字一頓的說道:“因為他是徐某的摯友。”
“你們不像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