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巧遇畫聖(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個月後,幾經輾轉終於重回大唐故地,踏上嶺南土地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動了起來。
“當年馮盎退位,馮智戴掌權,多年來一直不遺餘力的開拓海外,同時尋找你們,智戴這孩子,不錯!”李元霸介紹說,“但是後來二哥退位,嶺南被朝廷忌憚排擠,馮家被迫轉移到南越,後來打下天竺作為封地,漸漸的和中原疏遠,不過,馮家歷代對澳洲倒是一如既往。”
長嘆一聲,李元英說道:“當年我出海的時候,李治還不會走路,自然跟我沒什麼感情。所幸不是承乾他們幾兄弟同門相殘,否則,該是我這個當老師的不稱職了。”
李元霸大笑起來,“哈哈哈哈,五郎,你還不知道吧?若論當老師,你的名聲早就超越了文紀先生,直追孔聖人,現在學堂裡都供奉著你的牌位呢。大唐百姓誰人不知,秦王府一門盡是英傑,就是一個紈絝廢物,經過秦王府的調教,也能脫胎換骨。”
“有這麼誇張嗎?”眾人不信。
於是,李元霸舉了一個例子,“還記得當年治蝗蟲時,弘農楊氏那兩個廢物嗎?經過你的調教,後來跟著老七做了外交官,所作成就,不在史載張儀蘇秦之下。”
咳咳,過譽了過譽了,都是運氣。
……能不裝逼嗎?
從南向北,又行兩月,一路走走看看,並沒有太過著急。太上皇老李淵要看大唐百年之變化,當然要從底層一直看向上層,看個通透,看個仔細。
可惜,一路走來,越走卻越多失望。人人都言說大唐盛世,萬古未有,可想象中的國泰民安,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百姓其樂融融並未多見。甚至一路上所見悽慘,比之百年前貞觀時光景,都有不如,快比上隋末亂世了。
“五郎,難道說,這世道,越來越回去了?”洛陽附近,山野小鎮一處酒肆茶館內,李淵感慨道。
“天道輪迴,不因堯存,不因桀亡,自古如此!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時中原亂想已顯,要不了十年,必有兵災。”李元英沉聲道。
這時,旁邊一名花白頭髮,端著一隻酒碗的乞丐老者站了起來,徑直走到李元英這邊,仔細打量,帶著疑惑問道:“後生,何以如此斷然?”
李元英心說,這個要想講清楚,怕是得從矛盾論基礎講起。
“亂不亂,看百姓就知道,民心即是天心。若民不聊生,就如這壺燒開的水,總有一天,怒火積累會掀開壺。”
眾人隨著他的手指看向旁邊的燒水火爐,果然,幾個呼吸之後,水壺水開,蒸汽衝開壺蓋,發出嘟嘟聲。
吃酒老者若有所思,朝著李元英微微一禮,“店家,給公子這桌上壺好酒,算我賬上。”
“咦?老乞丐,你自己每日的酒錢都是賒欠的,還有心思請人喝酒?今日倒是奇了怪。”那店家雖然嘲諷,但卻沒有剋扣,依舊送上一壺好酒,可見老乞丐雖窮,但在此地口碑不錯。
李元英拱手致謝,見對方沒有走的意思,好奇問道:“老丈,若是不介意,請同桌共飲如何?”
對方卻搖了搖頭,“老叟我一身汙泥,莫要染了公子衣袍。”
“哈哈哈哈,哪裡的話?乾淨與否不在衣衫外表,心乾淨身才乾淨,請!”李元英起身,將老者讓入席。
看對方談吐不俗,老者半推半就也坐了下來,仔細看向同桌之人,好生奇怪,上首乃是一花白頭髮老者,陪坐是雪白頭髮老者?是不是搞錯了?這邊是一中年一後生,對面是一女童,一幼年男童。
端酒示意,算是打過招呼,老乞丐滿飲一碗,放下酒碗開口問道:“後生,聽你談吐不俗,見識不凡,像是去長安求功名報國的吧?既然能遇見到災禍,不知,可有破解之法?”
沉思片刻,李元英搖頭,“無有!在天下大勢面前,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渺小的。不過,跳出枷鎖來看,未必是壞事,不破不立,若不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那朝廷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改朝換代理所應當。”
嘶!噤聲!老者伸手捂住了李元英的嘴。
他的聲音不小,整個酒肆茶館不少人都朝這邊看了過來,但見對方一身衣著華貴,隨從不少,都猜測是條過江龍,這才沒人敢打歪心思。
老乞丐嘆息道:“當年太宗朝時,秦王曾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大唐幾代君王勵精圖治,才創下這片基業,總算百姓能有口飽飯吃,也不知還能堅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