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再行二百里就到長安腳下了,我們就能跟左賢王大軍匯合,到時候就是後面唐軍是死期……”晉陽通向長安的大道上,頡利毫無形象的對手下士卒嘶吼著,同時座下駿馬依舊不停狂奔,好一副突厥難逃的畫面。

不對呀,畫面切錯了吧,記得不久前頡利還意氣風發的帶著十幾萬大軍,死死圍住大唐李靖的十萬大軍,要把唐軍困死在晉陽城,無法去增援長安的,怎麼現在成了這樣?假的吧?

不假!一點都不假!

就在長安城下宇文成都將左賢王人頭砍下的時候,晉陽李靖率領十萬大軍向北突出重圍,跳出了頡利的包圍圈。

這一點,是頡利和軍師趙德言都沒有想到的,他們沒想到,故意將訊息透漏給唐軍,他們應該著急回援長安而向南突圍才對呀,怎麼向北而去了?

於是趙德言沉思片刻,決定大軍集結,繼續將唐軍往北驅趕,連送到嘴邊的晉陽城都不要了。

頡利不解,為什麼呢?我們來是為了長安,我們圍堵也是為了不讓李靖救援長安,現在李靖被嚇跑了,我們應該拋開他去南邊增援左賢王,一舉拿下長安擒住皇帝,滅了大唐,這幾萬唐軍不就是無根之萍了?天下唾手可得!

趙德言陰鷙一笑說:“李靖是兵法大家,這正是他的算計,他就等著我們向南增援,然後他好來個銜尾追殺不斷襲擾,慢慢找回優勢並伺機擊潰我們主力。長安那邊左賢王四萬大軍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增援,我們現在只要保證堵住李靖,並且儲存實力等待勝利即可,無須為了速勝去冒險。”

這麼一說,頡利就明白了,心道好險,好陰險的大唐主帥,如果不是我有軍師,險些中計。

可千算萬算,還是中計了,李靖給他來了個更險的。那就是突出重圍後,並不向北逃竄,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重新組織反攻,抽調組合一支最強兵力,在突厥士兵追擊勢頭最盛的時候,給他一通迎頭痛擊,誓死一舉擊潰頡利大軍。

趙德言計算的沒錯,李靖的戰略意圖的確是擊潰突厥主力。

但他沒有料到,李靖不是伺機,而是現在,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突圍逃命路上轉身反擊,而且是最強一擊。

事實證明,這個年代的大唐猛將如雲不是蓋的,一支兩萬人的最強勁旅,集中了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段志玄、劉弘基、張亮、牛進達、蘇定方等一大群猛將,足足佔了大唐最高戰力的一半。

有這支當世最強隊伍,就是玄甲軍都頂不住。

所以,當這支大軍反包圍突襲殺到頡利面前的時候,頡利整個人都是懵逼狀態。

如果不是趙德言驚呼一聲快逃,恐怕頡利已經被秦瓊的虎頭鏨金槍捅了個對穿。

主將帶頭潰敗逃竄,十幾萬大軍就像是失了頭領的綿羊,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不過如此,所以就有了現在可汗奔逃的畫面。

跟歷史上李靖奇襲定襄,頡利夜逃不一樣,這次頡利是被一路追著向南逃,他被李靖死死咬住不放,已經將突厥左賢王的四萬攻城大軍,當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援軍、援軍!大汗請看,前方有一支人馬,定然是左賢王派來接應的援軍!”一名突厥將領指著遠處高喊道。

所有人都看向了前路,果不其然,一支不到千人的隊伍出現在官道上,旗號不明,但都是騎兵,很有可能是援軍,因為大唐可沒這麼富裕,隨便一支隊伍就全是騎兵。

頡利大喜,“快,加快速度跟援兵匯合!”

對面的隊伍此時卻停下了,為首的鴻臚寺卿唐儉有點懵:什麼情況?李靖沒守住晉陽,讓頡利揮師南下了?太沒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