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合院這裡從全院大會散會之後,大多都各忙著各自的事情。這院子裡來了個新鄰居,還是廠裡的工程師,可這些都是別人的,和自家沒有什麼關係。
易中海回到家裡,在家裡還沒坐著了多久。就起身對一大媽說道:「我去老太太那裡坐一坐!」
一大媽說道:「怎麼這麼晚了還去?」
易中海說道:「有事找老太太商量下!」
易中海說完,便前往聾老太婆家。聾老太婆聽得敲門聲,讓易中海進來,易中海就跟到自己家一樣,找一凳自己坐下。
聾老太婆不等易中海開口,便直接問道:「怎麼新來的那家,你搞不定?」
易中海說道:「這新來的王工,別看這年紀小,這說話做事真是一滴水不漏。我有些拿不準他。」
聾老太婆說道:「你這是在害怕什麼?」
易中海說道:「我這不是怕他破壞了咱們院裡這麼多年的氛圍嘛?」
什麼氛圍,不就是尊老愛幼,重在尊老,團結一心,這個一心只能是他易中海。
這個氛圍對聾老太婆來說,確實有其益處。易中海雖然無兒無女,但聾老太婆同樣沒有子女。她要想安享晚年,所依賴的並非院子裡的其他人,而是他易中海。
易中海不僅照顧她的起居飲食,還像孫子一樣,無微不至。聾老太婆心中明白,易中海所期望的,是院子裡的下一代能夠效仿易中海現在照顧聾老太婆一樣,自己老了之後,有人照顧自己。
聾老太婆的生活由國家供養,吃飯看病都不用她操心。然而,老太婆和這個年代所有人都一樣。內心深處的恐懼是,自己死後,是否會有人為她舉行一個體面的葬禮。沒有後代的她,無法確保自己的身後事得到妥善處理。
幸運的是,這個院子裡有一個絕戶,易中海。這傢伙雖然照顧自己,也有著自己的原因。但不管如何願意承擔起照自己的責任。這讓聾老太婆始終要念著他易中海的好。
易中海雖然對聾老太婆的過往並不瞭解,但他憑藉觀察和推理,能夠想象出她年輕時的輝煌。他有注意到聾老太婆的小腳,以及她的年紀,推斷出她可能是在皇帝還在位的年代出生的,那時候的她,很可能是一位出身顯赫的大家閨秀,或者至少是一個家財萬貫的富家女。
在女孩四至五歲時,她們就會被迫開始纏腳,因為一旦腳長大,就無法再纏成所謂的「三寸金蓮」。纏腳的過程極為痛苦,需要將腳的前半部分折斷、變形,使得腳指頭向下彎曲,緊貼腳板心。這樣的腳型使得走路時腳指幾乎要擦著地面,因此腳指部位會長出許多雞眼,長時間行走甚至會導致出血。
在過去,小腳被視為美麗的象徵,女人的腳大小往往象徵著她們的社會地位。大腳的女人通常被視為低賤的奴僕或傭人,而裹小腳的女人則意味著她們不需要從事體力勞動。
裹成小腳的女人被認為擁有雍容華貴的美態,這也是過去男性所喜愛的。有錢的男人們希望自己的女人成為家中的閨秀,而裹小腳的女人更容易被束縛在家中,保持貞潔。
易中海曾聽一大媽提起過,聾老太婆的腳是典型的「三寸金蓮」。她的腳不僅不適合勞作,甚至走遠路都成問題。因此,她的活動範圍大多侷限於四合院內,無法外出。
儘管這樣的家庭背景讓女人們一生大多被侷限在狹小的生活空間內,但她們的見識和能力卻往往遠超常人。
易中海雖然擁有一些天賦,在鉗工領域有著不俗的造詣,但在見識和能力上,與那些從小生活在大家族中的女性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易中海之所以在院子裡享有如此高的威望,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閻埠貴的老師,更因為他背後有聾老太婆的
智謀支援。二大爺劉海中雖然不如易中海的八級,但也是七級的高手,他的成就背後,聾老太婆的出謀劃策功不可沒。
王章卿雖說是新來的,可怎麼也是大學生加工程師,而且說話做事滴水不漏的。對於易中海來說,王章卿的到來就像是一位能力相當的官員突然空降到他的身邊,這讓易中海意識到,王章卿的到來可能會對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構成影響。
易中海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行動了,所以才來找聾老太婆商量來的。
聾老太婆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調侃,她輕聲說道:「中海你啊,怎麼叫讓個小年輕亂了手腳呢?」
易中海,難道說就是因為王章卿不僅年輕,而且還能力強嘛!
聾老太婆自然也知道易中海在擔心什麼,說道:「中海,我說話不好聽,你確定想聽聽?」
易中海說道:「老祖宗,您就不要在這裡和我逗悶子了。我這都急上火啦!您還逗我玩呢!」
聾老太婆笑著說道:「好好好,不逗你了。我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我建議你是什麼都不要做。」
聾老太婆的建議簡單而直接,讓易中海感到意外。
「什麼都不用做?」易中海沒想到會得到這麼一個答案。
聾老太婆說道:「王章卿年輕而且有能力,而且按你打聽的。這年輕人是從部裡下來了解實際情況的,在工廠裡呆不了多久。」
聾老太太說的這些,易中海不是沒有想過。?但易中海心中仍有疑慮。他反駁道:「王章卿可是裡裡外外把那房子重新裝修了,這瞧著就不像是短期就會走的樣子。反而像是要一直在這四合院裡住下去的樣子。如果王章卿真的決定留下來,那我們四合院可就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