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朱雄英感覺到自己就像獲得新生一樣,再也不用聽到呂老夫子嘮嘮叨叨,給自己講什麼子曰詩云的八股文。

跟著叔叔在一起,不是看魔鏡,就是聽他講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小日子過的很滋潤。

陸寧其實不怎麼支援講一些經義,但有的時候為了應付朱元璋,也會給他講一些論語。

但是他講課可不像呂老夫子一樣一板一眼的,只是他拿著一本書,在那裡講段落大意,而朱雄英在拿著一個凸透鏡在那裡烤螞蟻玩。

只見所有的陽光落在地下,聚成一個白點,照在爬動的螞蟻身上,那個螞蟻彈了幾下腿,馬上冒了一股煙就沒有了。

“師傅,這個火鏡居然這麼厲害嗎?”

“是的,雄英,那個白點就是這個火鏡的焦點,也就是你讀過那些古書上所說的陽燧。”

朱雄英笑了,問道。

“師傅曾經說過,陽燧並不是這個球體的球心,而是他的焦點,你還說這個焦點還有別的用處,那究竟是什麼呢?”

陸寧笑了笑,回答說。

“殿下,剛才我教給你的那幾則論語你背起來了嗎?”

朱雄英不屑的笑了笑,回答說。

“師傅,你教的那幾句太小兒科了吧,從前呂先生都教過呢。學生這就背給你聽。”

這孩子相當的聰明,那幾則論語果然倒背如流。

陸寧點了點頭,說道。

“在為師這裡,其實不那麼死板,所謂的四書五經,你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行了,為師跟你講的都是一些格物致理,以及帝王之道。”

朱雄英又有些楞了,他問道。

“請問師傅,是不是所有的儒學大師都下去授課,天下的老百姓就會知禮儀明羞恥。”

陸寧搖了搖頭,回答說。

“對於聖人之言,應該活學活用,一些溫飽不愁的人,自然可以用聖人教化的方式使他知禮儀,但對於普通的老百姓,應該用另一種辦法。”

“那該用什麼辦法呢?”

“作為朝廷應該寬仁減賦,還要適當的勸農勸工勸商,只要叫天下的百葉都興旺起來,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了,然後才有精神上的追求,就是司馬遷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儀。”

“原來太史公說的這句話是這個意思呀。”

“是的,唐太宗也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當今聖上也說過:殺盡一切害民的貪官,老百姓才能夠各司其業,只有這樣,朝廷的賦稅才能及時的收上來。然後才能天下大治。”

“師傅,你的意思是說。所謂的裡脊都是吃飽了以後做出來的,而絕不是老百姓餓著肚子也強迫他們遵守禮儀。”

陸寧點了點頭,說道。

“孺子可教,就這個層次而言,所謂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難道伊川先生所說的都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