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賺錢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寧忽然抬起了頭,說道。
“臣有辦法弄來銀子,也有辦法富國強兵,就是不知道,您能不能開了商禁。”
原來大明的國策是以重農抑商,社會上的等級分為士農工商。
他們這裡第一等人自然是大小官員,也就是所謂計程車,農民雖然需要交稅,也非常勞累,站在朝廷的眼睛裡,地位是第二高的。
其次是手工業者,那些商家地位卻是最低的。
雖然小事上看不出來,但從具體的朝廷政令上就能知道。
農民出生的青年有資格參加科舉,也有資格做大官,但是手工業者和商人想要做官就幾乎不可能了。
而且朱元璋這一頭還規定過:商人不允許穿絲綢,不允許坐豪華的車子出行,也不允許參加科舉。
所以,他們的人再有錢,想要和那些名門望族攀親戚,幾乎不可能。
在宋元時期,朝廷的大部分賦稅幾乎都來自於商業,但是也滋生了許多奸臣。
比如說元朝的大奸臣阿合馬,就是善於經商,然後被世人所詬病。
每當朱元璋想透過經商賺點錢的時候,都被那些守舊的儒生所制止。
他們動輒就拿出桑弘羊和阿合馬樂作為反面典型,來敲打朱元璋。
朱元璋把讀書人這方面的壓力跟陸寧說了,陸寧想了想,然後就對朱元璋說。
“陛下你知道,這些讀書人以及朝廷的這些宣傳們為什麼反對朝廷經商?就算陛下設立了國貨司,那也是一個被御史言官所詬病的衙門,沒人樂意去。”
朱元璋也非常納悶,問道。
“是呀,國貨司承擔著我們大明最近三分之一的付稅,卻被所有的官員瞧不起處處針對,你說這是為什麼?”
陸寧點頭,很是無奈的說道。
“其實那些朝廷的有功之臣們,手下就有不少產業,那些讀書人也是這樣,他們都悄悄的賺錢,落入了自己的腰包,而陛下卻只能從農夫手裡收稅,這才導致國庫空虛開不起錢,他們這些人之所以反對朝廷經商,目的就是虧了國庫肥了自己呀!”
朱元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怒道。
“這些王八蛋,狼子野心其心可誅。”
但是,想要叫朱元璋下令徹查那些私下經商的官員們,他卻下不了手。
“子安你說的都對,但是想叫咱下一道聖旨徹查所有暗中經商的官員,確實辦不到,因為那樣一來,咱就要和全天下計程車大夫們為敵,後果不堪設想。”
這個問題陸寧也知道,而且的確是投鼠忌器。
比如後世的蔣家太子,就弄了一出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