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寧選擇低調回京也是有原因的,他有自己的考慮。

這樣一來是能夠更直觀的看到洪武天子治下的大明究竟是什麼樣子,二來也可以在這裡尋找到商機,可以繼續賺一些錢。

因此,他沒有選擇了陸路,而是選擇了水路。

自從前朝世界級大科學家郭守敬完成了京杭大運河最後一段通惠渠的修建以後,從北平到南京,交通已經是非常便利了。

他做了一艘普通的畫舫,打扮成一個秀才模樣,而隨行的李心敏也知道他的行事風格,於是穿著也非常普通。

如果不知道他們的人,都以為這只是一個秀才和他的娘子在沿河遊歷。

誰能想到,這就是名滿天下的富國公和他的一品誥命夫人。

這天他們正順河南下,突然聽到對面傳來了一個吟詩的聲音。

說甚風高船險,管他虎困龍眠?梨花輕簡作奇談,揮灑千年興嘆。

重訪赤鼻磯下,悄來黃鶴樓邊。英雄萬古化雲煙,蕭瑟蘆花一片。

這人的唱詞相當的清奇,還有就是他的樂器也非常的奇特,並不是古人唱歌用的琵琶,而是鼓詞藝人常用的八角鼓。

陸寧就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叫人停船,他來到了船頭,很是客氣的問道。

“敢問船上文士尊姓大名,聽閣下詞句清奇,心生敬仰,能不能過船來,共飲幾杯?”

不一會兒,從船艙裡走出了一個彬彬有禮的中年文士,他在身邊還跟隨著一個揹著酒葫蘆的小書童。

就見那個人對著陸寧悄然的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在下乃山西太原人士,姓羅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多謝公子賞識。”

聽到這個中年文士的名字,陸寧突然大驚失色。

“原來閣下就是大名鼎鼎的羅貫中?失敬失敬,快請過船一敘,來人,快點準備酒菜,我要和羅老先生痛飲!”

這下子倒把羅貫中弄愣了,馬上就客氣回答說。

“在下乃不得志的一介寒儒,如何敢承公子這樣厚愛?實在是不敢當。”

這可是震古爍今的一位偉大的家,也是的鼻祖,羅貫中本人不知,陸寧卻是深知如此厲害的人物,他豈敢不尊敬?

當即恭恭敬敬的邀請羅貫中過來飲酒,見他待人接物非常真誠,羅貫中意外之餘也大受感動。

於是也就不再矯情,兩個船之間搭好了跳板,羅貫中來到了陸寧的船上。

然後吩咐自己那艘船的船家,隨著這個大船行動。

一會兒酒菜擺下,陸寧則和羅貫中分賓主落座,一起斟酒閒談。

而他的夫人李心敏則躲在了內艙,無聊之下做起了針線活。

看到眼前這位公子比自己富裕的多,但卻對自己這麼一個窮書生如此厚待,羅貫中有些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