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陸寧無奈的苦笑一聲。

在前一世裡,他只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理科生,想不到穿越到大明以後,居然被那個著名的野心家惦記上了。

在正史上,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貼木耳一直沒有進入大明的領土。他的東征計劃,自然也就風流雲散無疾而終。

想不到今天,不但帖木兒的計劃提前了,而且還氣勢洶洶,雷霆萬鈞。

陸寧想了想:「真真,你先去找徐王妃,我要押解這個犯人去見陛下。」

他派人去錦衣衛政府司報了信兒,不一會兒錦衣衛指揮使親自率人把這個女人壓入了錦衣衛大牢。

然後陸寧連夜進宮拜見朱元璋,朱元璋一聽此事非同小可,馬上傳旨接見。

兩個人在朱元璋的寢宮外殿見了面,陸寧就把剛才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元璋。

朱元璋的眉頭皺了起來,馬上下旨召集太子以及文武眾臣前來見面。

太子雖然對陸寧頗有一些不滿,但聽說這件事以後也覺得非同小可,只好拋棄一切私心雜念,先顧眼前的大事。

不一會兒,內閣的幾位輔臣以及許多在京的親王都一起來到寢宮前殿,見了朱元璋。

這時候錦衣衛統領也取出了那個女人的供詞,那上面也寫了帖木兒的發跡史以及他的軍事才能。

從前和陸寧頂牛的那個首府大學是趙乘龍不以為然的說:「察合臺汗國,離我們大明有萬里之遙。中間還隔著非常恐怖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他們能不能出來還不一定,我們又何必庸人自擾?」

這話說的也有道理,要知道大明領土現在也只到嘉峪關一帶。

至於說蔥山西邊的察合臺汗國,簡直就和天方夜譚一樣。連那裡有多大人長什麼樣都沒見過,更何談恐懼了。

事實上,一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因為西域的一些割據勢力,阻斷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這才出兵,建立了哈密衛。

但這個衛所,在存在幾十年以後,就被明朝朝廷給撤了。再以後,嘉峪關以外完全是瓦剌的地盤,明朝也完全採取守勢了。

接著那些文官武將們紛紛表態,有贊同出兵討伐的也有反對的,莫衷一是。

這時候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太子朱標的臉上。

「太子,說說你的看法。」

跟陸寧過招好幾次接連吃癟以後,太子也學得聰明瞭一些。

他知道這事兒,如果表現的非常激進,會得罪文臣。如果表現的相當保守,又會被那些武將們看不起。

更何況,現在朝堂裡還有一向能征慣戰的四弟燕王朱棣和護國王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