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只在陸寧的府上小住了一天,就返回了京城。

他找來了中書省左丞相李善長,然後斬釘截鐵的吩咐說。

“中書省馬上擬一道旨意,朕要加封陸寧為長寧伯,並且給他另加兩項特進之權,同時賜予丹書鐵券。”

李善長則是馬上就開始了準備,不過他卻是提醒朱元璋說。

“陛下,陸寧為了賑災花費了數十萬兩銀子,這樣的功勞就算是封個侯爵也不為過,陛下既然待其為子侄,何不把它封為長寧侯呢?”

朱元璋也知道,如果換做別人,李善長斷然不會對朝廷分封爵位之事敢多插嘴。

陸寧卻是一個特殊情況,他實在是太被自己看重了。

無論是李善長還是劉伯溫都明白,這個侄子比很多兒子都更親切的多。

可是朱元璋心裡卻清楚,這個時候不能把陸寧封賞太重,進封伯爵也是循序漸進。

“好了,咱心意已決,你們就不要再多勸了,就把陸寧封為伯爵,以後等他立下大功再行賞賜。”

等到聖旨來到長寧的時候,陸寧接完旨意,心中更加的懵逼了。

自己之前已經被封為子爵,這算得上是一個不高不低的位置,若是升為伯爵,那就離朝廷的核心圈子越來越近了。

前來宣旨的是中書省左丞相李善長,他當然還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

等到陸寧接完旨意之後,李善長則是笑呵呵的說道。

“恭喜老弟了,我還帶來了皇上的口諭,讓你自行選擇以工代賑的專案,同時給您一個應天府尹的加銜,可以排程所到之處有司兵馬。”

陸寧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應天府尹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知府,那是國都的最高行政長官。

自己還沒咋地,就得到這樣一個加銜,容易引發物議吧,他實在是有些懵了。

“老兄,我何德何能,獲得朝廷如此的看重,這恐怕是不太合適吧,請你幫我叩謝皇恩,但也替我辭掉這個應天府尹的加銜。”

李善長卻微微一笑,他直接告訴陸寧說。

“若是老弟你都覺得無法承受,便沒有人能夠接得住這份榮譽了,陛下既然如此看重,你就好好幹就行了。”

陸寧也是無奈,設宴招待了李善長一番之後,便告訴李景隆說。

“九江,你馬上收拾一番,我們即刻就趕往福建,在沿海地區修築瀝青道路,並且打造戰船。”

李景隆也是個好戰分子,雖然他這個大明戰神的稱號有太多的水分。

好歹也是李文忠的親兒子,自然骨子裡的那番熱血還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