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知府的幸運(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了陸寧的話,朱元璋自然也是明白他說的有道理,於是便說。
“你說的很對,所以市場價二十兩銀子一兩,這個是不會變化的,如果以後產量大了還可以降為十五兩,反正只要國貨私有錢賺就好了。”
陸寧笑著點點頭,他也是很欣慰,這位伯父除了能為國貨司著想之外,還能想著市場調控的事兒,當然很是難得。
這麼大的事情,朱元璋如果不給陸寧一點賞賜,自己心中都是有些過不去,於是他便說。
“這次你把這麼大的生意給國貨司提供出來,那當然是大公意見,可是你自己卻不願意加官進爵,那朝廷若是不少,你豈不是有失了公允?”
其實,朱元璋這話說的還是太過委婉了些,因為陸寧能夠聽得出來裡面暗含的意思。
若是你立下大功之後,朝廷有的可以封賞,那自然是最好,若是功高不賞,那就只剩下造反一條路了。
陸寧聽完朱元璋的暗示,自然是後背冒出了冷汗,他連忙說道。
“伯父,並非我不願意受賞,但是我願意將我的賞賜轉送給一個朋友,若是您能向燕王殿下和朝廷轉述我的心意,那我就太感謝您了。”
朱元璋心中暗想,子安這個孩子能夠做出如此大的功績,還不貪名利。
並且,他對朋友還如此的關心,實在是太過難得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幫你把這個願望轉述給燕王殿下,你想給哪位朋友討封呢?”
對於朱元璋來說,不管是封賞陸寧還是封賞他的朋友都只是一句話的事,這個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陸寧幾乎是不假思索的說道。
“常州知府劉昌祿,原來是長寧的知縣,伯父應該也是認識他的,此人雖然才能很強,卻只是一個舉人出身,現在雖然升為知府,卻也是沒有什麼根基,我想讓朝廷賞他一個進士功名。”
朱元璋滿口答應,這對他來說不過就是一道聖旨而已,於是便笑著說。
“看來,子安對待朋友果然是甚為親厚,沒問題,我回去給朝廷說個明白,想必不是什麼大事兒。”
朱元璋返回京城以後,立刻就對朱棣說,讓他派國貨司的人前來按照訂單取貨,要兩萬斤的糖霜。
同時,國貨司的人也是非常靠譜,一次性帶來了十萬兩銀子。
李景隆早就已經返回了長寧,就在陸寧的身邊伺候,他見到國貨司的人自然也非常相熟,便打趣的問道。
“上次我們交了十萬兩銀子的稅款,這次國貨司在我們這裡拿貨,讓我們交稅,也總得有個優惠吧。”
這次來的是國貨司主事孫必正,他對於這位小公爺也是不敢得罪,所以陪著笑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