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畝產六千斤的神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了陸寧的話,朱元璋心說有門,這東西如果能夠比玉米和小麥產量要高,應該大幅種植才是。
於是,他又嘗試著問路寧說。
“子安就不必賣關子了,我就再猜一次,這東西應該能有個畝產上千斤吧?”
其實這也是根據一般的規律來定的,畢竟玉米和小麥在最為肥沃的土地之中能夠達到畝產千斤,已經是祥瑞之兆了。
陸寧卻搖了搖頭,對朱元璋回答說。
“伯父您猜錯了,土豆這種東西畝產絕對不會低於六千斤。”
這句話剛一出口,不僅是朱元璋,就連旁邊的馬皇后和太子朱標都徹底的愣住了。
畝產六千斤的神物,那到底是什麼概念呀?
要知道,這已經是江南魚米之鄉和東北黑土地上都完成不了的奇蹟。
自從大明立國以來,何曾有任何農作物能夠達到這樣的畝產?如果真的能夠把這土豆推廣開來,那就是大明百姓的福祉了。
馬皇后也是非常的感慨,要知道當初朱元璋的哥哥和父母都是活活的餓死的。
如果那時候有了土豆這種農產品,產量就會提升將近十倍,那就會有十倍的人不會有凍餓之苦。
朱元璋瞪著眼睛,眼中滿是興奮感,他再次的向陸寧確認了一遍。
“子安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這土豆這麼好吃,產量又這麼高,豈不是可以全國種植了到那時候,哪裡還有百姓凍餓之憂。”
陸寧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看著朱元璋說。
“伯父,我感覺您這口氣特別像一個人,如果您說話的時候不是在長寧縣,我還真信您就是他了。”
朱元璋想了想,問陸寧說。
“你覺得看我像誰,莫非是個當地比較勤政的官吏?”
陸寧卻搖了搖頭,低聲對朱元璋說。
“我要是在應天府遇見您,聽您這樣說話,肯定會把您當成微服私訪的皇上了。”
旁邊的朱標心中暗笑,這不是皇帝老子又是何人呢?他不由得問陸寧說。
“按子安的想法,當今聖上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呢?”
陸寧仔細的想了一想,很正色的回答說道。
“當今皇上乃是開國之君是在萬馬軍中殺出來的,他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因為他受過的苦,不想讓他的子民再重新經歷一遍,這個皇上太苦了。”
朱元璋被陸寧說到了心坎上,因為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所以這句評價自然不是刻意的拍馬屁。
就在他沉默的時候,陸寧又補充了一句。
“伯父,我甚至有這樣一個想法,如果當初陛下沒有受過那樣的苦難,就不會成為當今的皇上,可他寧願不當皇帝,也不願天下再有如此的苦難。”
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評價,朱元璋聽完這話心中更是讚歎,這個十八歲的少年竟有如此的見識。
而且他對於朝廷和皇帝又有如此高的評價,卻又不願入朝為官,這可真是奇怪。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先說一下這個土豆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