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溪流雖只有幾十丈長,數尺寬,卻奔流不息,其上還有道韻流淌,氣息竟比陣中那條數百里寬的黃河還要深邃悠遠。

此乃是太極金闕帝君所贈的黃河,是當初三霄演化“九曲黃河陣”中的黃河一小部分所化。被帝君以莫大法力擷取,雖看起來只有幾十丈,但三部分星河、黃河、黃泉都十分完整。

當時和喬坤一起獲贈黃河的還有姜子牙,姜子牙獲贈的黃河還要小上一些,卻有帝君還親自施展的符印加持,姜子牙以之操縱黃河,用來護身,防禦大增。一時之間竟可以與聞仲不相上下。

喬坤雖沒有帝君的符印,但近距離接觸姜子牙一段時間,親眼見姜子牙施展種種手段利用黃河,也窺破幾分玄妙,能夠借用這條黃河施展出某些手段。

比如用這條黃河加持劍光,使劍光達到祛邪的目的,只是用這條黃河護身卻不如姜子牙純熟。

何況喬坤還有“五行天”之法,以這條黃河開闢水行天之後,黃河得到水行天滋養,雖然沒有變寬變長多少,但氣息卻越發幽深。

若這溪流完全演化,也能化成幾十丈寬、幾十里長,勉強也能算條河。只是比起陣中幾百裡寬的黃河在形體上還是有些相形見絀。

碧霞仙子借用佳夢關附近黃河的氣息演化成陣之後,便已經施展手段,挪移虛空,現在隔絕內外,是另一處天地,不然這條黃河也不能完全展開。

這也是當初太極金闕帝君所說,凡陣法爭鬥,必須要立於虛空,不干涉世間。很明顯碧霞仙子並沒有想要挑戰這條規則的意思,利用黃河也不會引起黃河氾濫。

此時陣中的黃河雖然殺氣翻騰,看著氣勢磅礴,但是氣息卻遠不如喬坤身旁那條溪流,這是一種本質上的差距。

有這條溪流護身,喬坤便不被這條黃河陣視為敵人,元神、法力等都不受九曲黃河陣的影響。不至於被削去頂上三花,閉塞胸中五氣。

只是他手中的溪流雖本質遠超過如今碧霞仙子演化陣中的黃河,畢竟有些孱弱,雖然能護住喬坤不受影響,但想用它來破陣,還是力有未逮。

此陣隔絕內外,喬坤也感應不到幾位分身的傳訊,也不知道外面爭鬥現在到了什麼時候。

而且從剛才開始,陣中便不見碧霞仙子、火靈聖母、金光聖母。說不得她們也圍攻鄧九公去了。

不能再耽擱時間了。喬坤暗下決定,一邊以黃河護身,一邊催動“黃河祛邪符”演化出黃河氣息,影響黃河,同時施展各種手段,探查此陣奧妙。

他手中的“黃河祛邪符”很多,不要錢一樣胡亂揮灑,果然有些用處,陣中黃河受到他的影響,開始變化形態。

或許是看出他的目的企圖,或許是看到黃河陣無效,陣法又變,顯然碧霞仙子並未離去,只是隱匿身形不知在何處。

陣法變化之後不再是以黃河為主,而是黃沙陣陣、黃河滾滾、陰風瑟瑟,烈焰熊熊,多了幾重變化。

這是地水火風之陣?碧霞仙子竟然想要演化世界不成?喬坤見招拆招,又自針對陣法破綻開始破陣,只是每有進展,陣法又有變化,接連幾次皆是如此。

你下一手,我應一手,怎麼感覺是在下棋?

喬坤忽然反應過來,逐步探查敵人的實力、習慣和偏好,然後再料敵先機,運籌帷幄,這種種應對,碧霞仙子確實是在下棋無疑。

他又想起之前的感應,原來是天作棋盤星作子嗎?或許我應該地為瑤琴路為弦?

雖然想明白這一點,喬坤還是不能破局,畢竟他的棋力遠不能與碧霞仙子相比。

喬坤雖知道一些圍棋的基本規則,也曾記憶過一些棋譜,但還是不怎麼會下棋。

他以推演之法輔助,即便現推演可能變化,棋力也在一般國手之上。只是縱然計算深沉,出招還是帶著匠氣,缺乏棋上的創造之力。

與尋常人交鋒還不妨,若與碧霞仙子這種精通符籙、推演之法的仙家對弈,自然是贏少敗多。

何況碧霞仙子有混天棋盤、渾天棋子這一套靈寶在手,又有不同,她是執棋人,是站在棋手的角度上總攬全域性。

而喬坤卻陷入陣中,與碧霞仙子的棋子爭鋒,天然就處在不利的地位上。

喬坤知道時間緊迫,當下也顧不得許多,只得催動神器“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