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魏賁自薦(第1/3頁)
章節報錯
“昕柔說你們是兩個湖塗蛋。”走到伯夷、叔齊前面的正是青秋,只是她望向伯夷、叔齊的眼神中滿是鄙夷,“你們不尊父命,又棄百姓於不顧,是不忠不孝,無情無義之人。”
“你們自己都不忠不孝,反而要求別人忠孝,不覺得自己很過分嗎?”
喬坤也不知道青秋怎麼就跑到陣前去了,還沒有人阻止,這時龍吉公主已經上前拉住了她,“青秋,不要說了。”
青秋不敢不從,但面上很是委屈,“可是他們吃著昕柔家的東西,反過來還要罵她二哥,我覺得他們很虛偽唉。”
這一瞬間,喬坤感應到伯夷、叔齊二人情緒又羞又怒。
青秋不去糾結伯夷、叔齊所說的忠孝之類,而是直接質疑他們的人品,並進行人身攻擊,實在是直搗黃龍。
喬坤覺得奇怪,這小姑娘天真爛漫,毫無城府,怎麼會說這些話?難道是重複姬昕柔的觀點嗎?
其實青秋之言並非無懈可擊,甚至還有些抬槓,但伯夷、叔齊卻沒有反駁,若是能找出其中問題,也不至於這麼湖塗了。
姜子牙面帶笑意,很是開心,但顯然很是滿意這種結局。畢竟他也不想戰爭沒開始便被人冠以“不義”的名聲,那對士卒士氣絕對是一個打擊。
現在這兩個老頭卻被一個看起來十多歲的小姑娘訓斥得無法反駁,無論兩個老頭說什麼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肯定是不對的,不然為何會啞口無言。
姜子牙又著太顛將伯夷、叔齊送回西岐,並手書一封,交給散宜生,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伯夷、叔齊縱然不服,卻被帶下,沒有掀起波瀾,大軍按照陣勢行進。
大軍人數眾多,聲勢浩大,分別按照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三山月兒陣,四門斗底陣,五虎巴山陣,六甲迷魂陣,七縱七擒陣,八卦子母陣,九宮八卦陣,十方俱滅陣行進。
西岐共有士卒數百萬人,單論精銳便有十師,一師有六萬兩千五百人,十師再加上各種後勤保障,共有七十多萬人。
此時雖然未全部出動,只有先頭部隊,但也有二十多萬,戰線拉得極長,行走也不快。
四位先行官各自領軍先行,姜子牙、武王、姬旦、韋護、金吒、楊戩、木吒、龍鬚虎、黃飛虎、蘇全忠等則在中軍。他們有武道傳說,又仙道,可以保證武王和姜子牙安全。
楊戩雖是押糧官,但大軍剛行軍,還用不到他。只要鄭倫一人押糧暫且也夠了。
至於黃飛彪、黃飛豹、鄧九公、鄧秀等將領都單獨率軍。
喬坤本應該與軍醫館眾人同行,但卻不過姜子牙邀請,也在中軍陪同。
龍吉公主、青秋、碧雲童子、虞紅芍、鄧嬋玉等也在中軍。實在是女將就那幾個,同住在一起方便一些。鄧嬋玉還好一些,龍吉公主、青秋又不懂得照顧自己,自然要帶碧雲童子同行。
碧雲童子雖然年幼,但確實能幹,而且性格乖巧,順便也負責照料虞紅芍、鄧嬋玉。
喬坤都覺得她承擔了她這個年紀不該承擔的重擔,不過他也不好分擔,頂多智慧讓虞紅芍自己照顧自己。
他也不多言,只安心修行,虞紅芍也是一般。
不多時大軍便經過首陽山,姜子牙見天色已晚,便傳令,“安下行營,明日再出發。”
自然有將士傳令士卒安營紮寨,鄧嬋玉得令前去巡視。
大軍想要安營紮寨,其中涉及到的內容自然複雜,此外還要戒備防禦等等,卻非一時所能完成。
至於喬坤,他倒也不著急走,他的營帳在何處還未確定。
不過青秋卻過來玩鬧,非要彈琴,喬坤見姜子牙、武王、姬旦都不見怪,也便彈奏一曲,金戈鐵馬,康慨激昂。
龍吉公主和楊戩似乎都有相合的意思,但最終誰也沒有取出樂器。
過得會有探事士卒稟告:“有一處兵馬在前阻軍,左哨先行南宮將軍已經和敵人交手了。”
姜子牙問道:“有多少人馬?是何來歷?”
那士卒只說對方看著兵馬不多,究竟多少,卻未可知,敵將幞頭鐵甲,烏馬長槍,武藝了得,與南宮适交手三十餘合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