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道心如鑑(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些年喬坤一直參悟各種術法以及符文,從未曾懈怠,他還有大機緣可以近距離參悟“太極圖”,對於某些大道的理解,可能已經不在一些金仙之下。
但即便如此,這龍門上的符紋他也只認識不足百分之一。
這還只是海面上百丈龍門,再往上何止千萬丈,其上有何符紋,卻難以看清。
喬坤不知當初建造這座門戶的那位存在,到底精通多少種法訣,對道的理解有多深,修為有多強?
他暗自猜測,即便不如諸位掌教,只怕也相距不遠,應該還在趙公明之上。
當然限於見識,這猜測也不一定對,但他確實從龍門上感覺到一種高山仰止。這是他面對趙公明、燃燈道人都不曾有過的感覺。
祖龍果然了得。喬坤將種種心思壓下,繼續打量龍門,心下感慨,這幫水族只知道攀登,卻不留意這龍門,無異於買櫝還珠,十分可惜。
但是他很快便反應過來,這龍門的圖紋太過複雜,便是參悟也未必有收穫。
而且對人魚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化龍。若分心他顧,失了銳氣,反倒落了下成。
莫說這些魚人,便是喬坤想要參悟這龍門玄妙也不輕鬆,便是給他數百年時間也未必能夠將其中奧妙參悟完全。
但他幹嘛非要在此時參悟透符紋呢,他選擇將這龍門觀想。
只注重龍門的神韻和氣勢,刻意忽略細節,在心中描繪龍門的樣子。但他對龍門的圖紋認識還不夠,觀想的龍門便連原版的百分之一都沒有。
雖說對於龍門這種層次的寶物,只要保留住一兩分的神韻也已經賺了。
但喬坤卻知道他可以做的更好,他可以投機取巧。
當日太極金闕帝君進入天宮,曾指出喬坤天宮的本質是映照,非是描繪,非是解析。
所謂映照,就是像鏡子一樣,將真實反映。
很快在天宮最下重天,正南方起了兩根柱子,每根柱子都有十多丈粗細,有百丈長短,其上有蒼涼氣息。
雖然受限於喬坤修為境界,若映照等級太高的事物,便會漏掉很多細節,未免不夠清晰,但這已經是喬坤所能做到的最好。
“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勝而不傷。”喬坤催動起以心為鑑的法門,映照龍門。
道心雖非虛幻,卻也沒有實體,一般人也難以之映照事物。
但是喬坤卻借用“洞神天帝元變經”介於虛實有無之間的特性,在天宮中將道心描繪出來。以心為月,以月為鑑。
這道心晶瑩剔透,帶著月華,有如寶鏡,卻將映照在天宮內的龍門,再次映照了一次。
或許是龍門本就沒有實體,以喬坤道心為鑑,卻沒有映照出龍門的形狀,只映照出符文,藉此,喬坤從中窺出了幾分龍門的奧秘。
十萬天兵神將也火力全開,輔助推算符紋各種特點。有這十萬多人工智慧幫他梳理資訊,很快便將符紋分門別類,配合“易圖通變”的推算,龍門愈發完善起來。
此時仍有許多魚類熙熙攘攘往龍門擠,喬坤也不在遲疑,催動神通映照著龍門,活動魚鰭、魚尾,向瀑布上流游去。
剛踏上龍門,他卻覺得身體奇重無比,好似頂著幾萬斤的重擔,瀑布的水沖刷而來,好似有幾百萬斤重。若非他反應迅速,催動龍氣法力穩住身形,只怕便要落下龍門。
若是平日裡,幾萬斤於他不過等閒,但是在龍門瀑布沖刷下,他卻感覺身體有些承受不住。每上升一丈,便要消耗巨大的龍氣,巨大的力氣。
他還有一種前世爬山的感覺,身體痠痛,半步都不想動的感覺。
明明敖廣、敖雪也都告訴他,以他的龍氣、修為、見識,躍龍門不過是水到渠成。但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他環顧四周,周圍的魚類也都在逆流而上,他們身上龍氣稀薄,但是看著非常輕鬆。
這是怎麼回事?喬坤忍不住心中疑惑,莫非躍龍門消耗的龍氣、力氣並非是絕對值,而是一個相對值嗎?是按照百分比進行消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