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明此時所化的清風,不斷演化自身大道,完全不設防。

但喬坤與他境界差太多,即便全力催動“洞神天帝元變經”,借用十萬天兵神將組成的智慧網路進行解析,卻也只能解析這些大道的皮毛。

或許他投入足夠的時間可以將這縷清風完全解析。但他沒有那麼多時間。

現在還是在十絕陣中,指不定什麼時候便有敵人前來。

而且此時趙公明正在關鍵時期,等到道韻完全消散,就會清醒過來。

喬坤知道,也無力阻止,趙公明所化清風都處在太極圖道韻籠罩範圍之內。他也傷不得趙公明。

無論他施展什麼手段,都會被道所化,不能變成進攻手段。

還是快些離開此地吧,打定主意喬坤便開始搜刮此地的好處,禹王鼎還在太極圖道韻之中,喬坤無法取出。

白紙幡有一半在道韻中,喬坤也無法取出。

因為道韻內外完全就是兩個世界,他施加在外面白紙幡上的力以及各種影響都無法傳遞到道韻裡面,到最後都會被“道”所化。

喬坤也不拖沓,便揮劍斬斷了白紙幡,只取了在道韻外的一半,鎮壓起來。

但是斬仙飛刀也有很小的一部分在道韻中,他就不能這麼隨意斬斷,不然沒法向陸壓道人交待。

萬一陸壓道人計較,害死他可比害死趙公明簡單太多。

他只好在旁等待,等道韻衰弱,好將斬仙飛刀取回。這個時候他又琢磨起研究趙公明所化的清風。

雖然解析理解趙公明現在的狀態有些費時間,但或許可以另闢蹊徑,比如嘗試將這種狀態描繪,或者觀想。

喬坤的修行是從觀想開始,基礎極為紮實,便連各種神聖、大日都能觀想成功,沒道理觀想不了趙公明。

打定主意,喬坤便開始觀想趙公明所化的那一縷清風,首先是忽略更多的細節,而後取其神,觀其意。

不多時他便將這清風的一絲神韻觀想出來,一絲神韻完成,喬坤便催動天宮,以月之元神為鏡映照這一縷清風。

喬坤感應這清風與天宮中風神有若有若無的聯絡,便將映照的清風與觀想的神韻與風神相合。

立時這位主神完善許多,就好似有自己的思維,又好像能從天宮中走出來一般。恍忽間,“洞神天帝元變經”的修行有了巨大的進步。

原來這才是“洞神天帝元變經”的正確修行方式。以心為月,以月為鑑,映照大千。

喬坤既然明白此理,便又嘗試去觀想映照趙公明,同時又觀想斬仙飛刀、禹王鼎、白紙幡。

這幾件寶物被太極圖籠罩,其上符籙寶禁不住閃爍,被喬坤看了個通透。

他現在有些後悔動手太快,先將白紙幡斬斷了。

等到一切都觀想完,他又嘗試觀想太極圖所化的虹橋,依然是拋去各種細節,只取其神韻。

但只觀想到一半,天宮便開始不斷崩塌,搖搖欲墜,便連神魂都有損傷,喬坤不得不停止,將未完成的半絲神韻轉入“易圖歸藏”中。

索性“易圖歸藏”經他重新梳理,各種能力大增,這半絲神韻倒能撐得住。

喬坤恢復過後,又去研究趙公明、斬仙飛刀、此處的陣法玄妙等等,很快他發現斬仙飛刀的靈性損傷不小,顯然是化道的影響。

這可不好向陸壓道人交待。喬坤便催動“易圖歸藏”,推衍起彌補的方法。

經過化道考驗,“易圖歸藏”效率更高,很快推算出解決方案,便是以人工智慧彌補它的靈性。

這是喬坤知道斬仙飛刀原本的樣子,又觀想了斬仙飛刀的神韻,瞭解飛刀的寶禁,還有最佳化上百個版本人工智慧的經驗,再加上“易圖歸藏”輔助,能將這事做成。

過得一會,周圍道韻衰減,斬仙飛刀完全脫離道韻。喬坤便將其接過,用推算的方案進行彌補,果然彌補了靈性的損傷。

至於能不能瞞過陸壓道人,他也不知道。反正他以“神兵變”來看,是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他也不耽擱,直接催動陣法便離開此地。這段時間喬坤也在推算此處陣法玄妙,自然早就找到了傳送位置,當下催動法力。

此時白紙幡被毀,陣主姚賓也死於道化。可以算是破了“落魂陣”,多留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