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坤忍不住猜測燃燈道人到底想要幹什麼,有何打算,為何要刻意避免與趙公明交鋒?

是怕局勢超出控制?還是想要單純的拖延一段時間?

難道他是希望趙公明和七位天君得了些面子,就離開西岐回山嗎?只怕趙公明和七天君未必願意。

何況沾染劫數,哪裡便是這麼容易走的?

說不得這西岐戰場便是趙公明和七位天君的劫爭,他們既在劫中,也沒有其他選擇。

若不然是燃燈道人在等待強援,能夠打敗趙公明的強援。

他印象中趙公明是死於陸壓道人的“釘頭七箭書”,莫非燃燈道人是在等陸壓道人?

但玉虛宮眾仙都還未與趙公明爭鬥過一場,便龜縮不出,等待強援,這合理嗎?不怕損了玉虛宮的顏面嗎?

喬坤心念不斷轉動,藉助“奇門之術”不斷推測種種可能。

這可不是做無用功,而是未雨綢繆。

燃燈道人實力高強,在闡教內地位尊崇,如今又執掌符印,掌管生殺之權,便是光明正大將他坑死,其他眾仙都不好質疑什麼。

之前燃燈道人派他去十絕陣,便是與他親近的姜子牙和黃龍真人都不好反對,只能偷偷贈他寶物,幫助他渡劫。

履卦有言:履虎尾,不咥人,亨。

燃燈道人比老虎可怕多了,多揣測些,提前做些準備,不妨事。

這也是喬坤早將自身功法修正,收束心念,能不被他人感知,不然他也不敢想這麼多。

他揣測,燃燈道人的所作所為似乎毫無意義,但肯定必有深意。只是他限於修為見識卻不能理解。

就像老百姓會猜測人王用金鋤頭種地,金斧頭砍樹一樣。

他不瞭解金仙的存在狀態,以自己的修為見識去忖度金仙以及燃燈,自然相去甚遠,只是生死攸關,他又不得不思索。

而且喬坤也有自己的優勢,此時天地大劫,眾仙的推衍之能都受影響,但是他的“易圖歸藏”可以藉助劫氣進行推算劫的變化,比眾仙強了一絲。

喬坤還可以看到劫運的變化,還有前世似是而非的記憶。這些都有大用,只是要主意甄別。

他不住推算,若站在西岐的立場,自然是希望趙公明離開,儘快破了十絕陣。

若以闡教的立場,要維持闡教的威嚴,不傷兩家和氣最好,若實在傷了也就傷了。

若以劫數劫爭的立場,似乎將越多的仙人拖入劫爭便越好,這是順應天心。

以燃燈道人自己的立場,他求的又是什麼呢?應該是求突破當前瓶頸,求的是大道吧?只是他的瓶頸又是什麼呢?

這時一個猜測閃過,莫名其妙,卻又清晰無比,定海珠!

燃燈道人所做的並不是想要維持兩家和氣,而是想要將趙公明完全拖入劫數,然後謀奪定海珠!定海珠就是燃燈道人的成道之物。

這是喬坤結合前世有似是而非的記憶做出來的推算,只是細細考慮,這可能性似乎也不太大,而且有太多不可解之處。

而且燃燈道人要如何實現呢?這和拖延時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麼想,卻聽燃燈道人開口道:“我竟不知喬坤你有如此實力,只怕除了楊戩,我玉虛宮三代弟子都不如你。”

雖不知燃燈道人為何有此誇獎之言,喬坤自忖還不是哪吒的對手,燃燈此言卻有些偏頗,“弟子如何能與諸位師兄弟相比?弟子不過是參……參悟了些小道罷了。”

剛才他差點把野狐禪說了出來,現在還未有佛教呢。

旁邊楊戩、雷震子、哪吒面上都沒有什麼變化,倒是黃天化似乎有些不服氣,只不過沒有出聲。

燃燈道人又笑道:“喬坤你雖未拖延夠時辰,但此非戰之罪,前些時候你在十絕陣中出力甚多,如今我便傳你一門道法如何?”

“多謝老師!”喬坤自然應下。原來最後在十絕陣中的補償只是一門道法。如果有的選,他更希望給一件寶物。

雖然說“人仙修萬法”,但是他修行道路已經定下,對於功法並不那麼渴求。何況功法總要修煉才能化為實力,如今戰鬥升級飛快,他缺的正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