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陣中場面又發生變化,白天君被喬坤用打神鞭打傷,又被捆仙繩束縛,難以發揮實力,全靠趙天君護持。

懼留孫趁此時機催動法域壓迫趙天君,攻守形勢瞬間逆轉。

兩位天君本就不如懼留孫,共同協力又合併兩座大陣威能才能堪堪壓制懼留孫,此時只剩下趙天君自然落入下風,只能全力催動法域以及陣法自保,並不得空閒幫白天君解開捆仙繩。

當然即便趙天君有閒暇,也未必能解開。那捆仙繩又哪裡是那麼容易解開的?

雖然烈焰幡被喬坤鎮壓,但此處烈焰猶存,地烈陣的法壇以及五方幡還在,故而趙天君全力催動陣法,也能發揮超過地烈陣的實力,還能堅持下去。

此時喬坤反倒空閒,這種規則法域層次的戰鬥,他本來就不夠資格插手。若非白天君全力催動烈焰陣,又放棄防守演化一招萬劍歸宗,喬坤也不能偷襲得手。

喬坤想著那法壇說不定也有些用處,此時也無人顧及他,便催動“易圖歸藏”,將白天君的法壇也收了去。

而後他一邊留心懼留孫與趙天君的爭鬥,一邊全力催動大日元神煉化周圍烈焰。

此時沒有了烈焰幡以及法壇的鎮壓,周圍烈焰威勢大減,根本抵擋不住喬坤鯨吞,很快便顯出頹勢。

趙天君不得不全力催動陣法,生出諸多烈焰與懼留孫相鬥,如此便顯出許多烈焰相關的符籙,隨著時而清晰,時而模湖。

喬坤便有所明悟,三首烈焰幡鎮壓烈焰陣的陣眼,是陣法的核心,但它們還有另一個作用,便是隱藏周圍符籙。

陣法佈置的符籙圖紋可以增強寶物的威力,增強陣主的法力,本身也能發揮出巨大作用,是陣法的重要部分,若被窺探出奧秘,極易被人針對。

故而佈陣之人都會想法隱藏符籙,烈焰陣便是選擇以法壇以及寶物鎮壓,使符籙不顯。

但隨著烈焰幡、法壇被喬坤鎮壓,趙天君全力催動陣法抵擋懼留孫,符籙自然顯現。

喬坤當下用心記憶參悟,並用“易圖歸藏”推衍其中變化,烈焰幡以及法壇都在他的手中。若他再能窺破烈焰陣符籙的奧妙,回頭擺一座烈焰陣,豈不是大好?

便是不用來對敵,也可以用來輔助修煉。

他一邊記憶烈焰陣符籙,一邊又用自己體悟的符籙程式語言將符籙又轉譯了一遍。如此雖然效率低一些,但卻理解更深。

時間便這麼一點點過去,兩位金仙爭鬥如今只涉及法域變化,雖然聲勢較之前小了很多,但卻愈發兇險。

趙天君法域被懼留孫的慶雲金燈籠罩,只能維持周圍百丈方圓的空間,堪堪將法壇護住。不過他實力遠不如懼留孫,敗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此時喬坤參悟烈焰陣到了瓶頸時候,正用心琢磨,卻隱隱聽到些冊封之聲。

只是那聲音悠遠,聽得並不清楚,似乎是“有賢人名為喬坤,忠義仁勇,護國保民,為國捐軀,能定善惡,又精擅廚藝,保護廚房灶火,故為“東廚司命定福神君””之類。

然後有一事物,似乎想與他元神相連,卻被“洞神天帝元變經”所化天宮半路截胡,在天宮中的最上一重天化為一枚泛光符籙。

那符籙中間呈瑩瑩青色,無一分雜質,旁邊是火紅之色,最外層是土黃色,構造十分複雜,遠比他所施展的“呼風喚雨”、“雷火闢魔咒”繁複,其線條歪七扭八,倒是和“篆”文有些相似。

從中能感應到香火之氣、灶火之氣。

喬坤感應這枚符籙,便了解了始末,原來他已經被封神,神位是為“東廚司命定福神君”。是掌管廚房、灶火、定善惡、還掌管一部分災祥、禍福。

神通有兩種,一種是控制火焰,可以利用鼓風吹火,也可以息風止火。

一種是根據善惡可以適當給予災禍或者。(本章未完!

第26章 東廚司命

吉祥。

此外還有些神職所自帶的能力,熟知各種食材性質,精通各種美食製作,自帶灶火,可以淬鍊食物等等。

只是喬坤卻想不明白自己為何被封神。

他藉著符籙的聯絡,又感應到“東廚司命定福神君”的廟宇,看其凋像,赫然是喬坤用術法給自己捏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