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坤已然知道,他是這場封神大劫的劫材之一,註定要被捲入劫爭之中,即便是他躲入深山也逃避不得。

所以他不能永遠逃避,只有儘可能成熟,儘可能成長,瞭解其中的真相,掌握部分主動,提高實力,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他雖不知為何如此,但也只有接受,在此基礎上謀劃。

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他沿著劫氣感應前行,卻發覺剛才感應那劫氣其實不在汜水關,而在汜水關與界牌關之間。

他又調整方向往界牌關行進,行不多時,遠遠見著三四千人的隊伍。

旌旗飄蕩,刀槍森然,士卒血氣旺盛,顯然乃是精銳隊伍。

而他也感應到劫氣也越來越盛,劫氣就在這隊伍之中。

這隊伍中有劫材嗎?若真如此,這敵人只怕是高手,難纏得很。

喬坤按下遁光,隱去身形,距離拉近,便望見這隊伍情況。

隊伍中騎馬者不足數百人,於前方開道,餘者多為步卒,拿刀盾、長槍等兵器。

為首一將,騎著類似於獅子一樣的異獸。其身上有些劫氣,但更重的劫氣還在後方。

喬坤繼續等待,一會,卻見這隊伍押送著囚車經過。

囚車只有五輛,依稀可見黃飛虎、黃飛彪、黃飛豹、周紀、黃明等都在囚車之中,此外還有還有還有一個白髮老者,幾個孩子,一共十一人,俱都蓬頭垢面,狼狽不堪。

劫氣便是從他們身上散出。

是押送囚犯的車隊,怎麼會是黃飛虎?喬坤略有驚訝。黃飛虎怎麼會在這裡?而且淪為階下囚?難道他反出朝歌了嗎?

喬坤催動“奇門之術”推算,結果卻甚為模湖。

他隱約有感覺,他推算不清是因為黃飛虎涉及劫爭。

只怕隨著大劫演化,會越來越推算不清,受影響的可能不止是他,還有諸多仙神。

原來只用推算便可知曉天下事的仙神,也會慢慢被遮蔽耳目,最後便如同眼瞎耳聾一般,對於逼近他們的危險視而不見。

若真如此,只怕確實會出現《封神演義》原著中,被人算計而不自知,道友被害而救之不及。

凡人的許多計謀只怕也能派上用場。

而且他關於《封神演義》的許多記憶,只怕也有大用處。但那些記憶似是而非,只能作為參考,卻不能盡信。

比如現在,他便記得《封神演義》中有黃飛虎闖五關的情節,期間黃飛虎多次被擒,依稀與現在的場景相似。

可細細推敲,卻覺得毫無道理。

這方世界完全不同,黃飛虎為什麼要反出朝歌,逃到西岐?

黃家世代忠良,在朝歌地位只在紂王之下,位極人臣。他沒有造反的理由。

書中說的紂王調戲黃飛虎老婆賈氏,打死黃飛虎妹妹黃妃,可在這個世界基本不可能。

賈氏他也見過,雖然容貌甚美,但比妲己差遠了。

紂王心思深沉,不是貪戀女色之輩,對九尾狐附身的妲己都只是利用,又怎麼會對賈氏施以調戲?

何況紂王還要對抗仙神,逆天改命,延長國運,更要依靠黃飛虎這種能力敵金仙的存在才對。

除非紂王他失心瘋了,或者覺醒了曹賊屬性,不然絕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