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再到冀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喬坤還以為這一茬已經揭過去了,沒想到姮娥還惦記著,想來冰娥的口水確實是好東西。
他取出裝了冰娥口水的玉瓶,遞給姮娥,還不死心,“留一半行不行?”
姮娥臉上倒有一絲好奇,“你知道它有什麼用?”
喬坤搖頭,“不知道。”
不過那口水讓人很有食慾,很想嘗一口。
“冰娥的體液,各有妙用。這口水可以調解藥性,煉製丹藥時加入,可以增加成功可能,甚至還能提高藥效。”
原來如此,喬坤便說道:“那就算了,我根本不會煉丹。”
也不能說完全不會,只是不擅長。姜子牙什麼都會一些,喬坤自然也是一樣。
姮娥還是給喬坤留下那半瓶口水,“若直接服用也有些好處,不過還是煉丹效果更佳。”
言罷,姮娥淺淺一笑,配合她的容顏以及出塵氣質,真是傾國傾城。
只是喬坤卻仍覺得十分清冷,疏遠,這是一種拒人於千里的笑容。
此後喬坤便在太陰星修行。
妲己跟冰娥學了些法術,只是她沒有實體,魂魄也不完整,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到天宮中休息才能重新幻化雲夢之身。
姮娥善撫琴,紫雲以音會友,和姮娥成為了好的朋友,可以時時入廣寒宮中。
瑤琴乃是伏羲氏所創,姮娥應是在最近三千年間到過人間。
喬坤早有猜測姮娥,也不吃驚。只是他沒想到,姮娥的琴藝還在他之上。
不過他很快釋然,他學琴時間短,又沒有全心全意鑽研,如何比得上姮娥千年如一日的修行?
他想了想,便把七絃琴“春雷”拿了出來,要送給姮娥。
姮娥見琴有七絃,不禁有些驚奇,便問道:“此是何琴?為何有如此不同?”
喬坤回答道:“這是我所制的七絃琴,名曰‘春雷’。這五絃各有五音,第六第七乃是清宮和清角。”
說著,喬坤簡單示範了一首曲子,乃是“卷耳”。
這是姬昌用六絃琴所彈奏的第一首曲子,也是喬坤製成七絃琴之後第一首改編的曲子。
這曲子乃是姬昌懷念家鄉所彈,喬坤技藝很有不如,但琴卻更好,音韻沉厚清越,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引人無限感傷。
七絃琴雖比五絃琴只加了兩弦,但是卻拓寬了音域,加上散音、按音,相當於多了無窮變化。
姮娥聽著也不禁怔住,“這是什麼曲子?”
喬坤道:“這是西伯侯姬昌所傳“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日月風華》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不錯。”姮娥似乎有些感傷,將春雷接過,輕輕撫過每一根琴絃。
“這真是一柄好琴。”只是姮娥見其上有小篆所書“其聲沉以雄,其韻和以衝”之文,略微皺眉,似乎不喜,以手撫過,將小篆變為大篆。
喬坤也覺得這是好琴,只有被天雷擊過的木頭才能製作這種琴。
“這琴我只是暫借,並不要你的。”姮娥將琴收起,又道:“你會制琴,我倒有一件事要麻煩你。”
說罷取出一塊燃燒著火焰的木頭,“太陰星君知我善琴,便贈我這鳳棲梧,此是制琴之良木,但我卻不會制琴,又不好請媧皇宮靈韻仙子出手,便一直放在此處。你既會制琴,便要麻煩你了。”
這木頭有將近六尺長,通體發烏,其上燃著澹澹的火焰。
喬坤順手接過,卻感覺這木頭上的火焰並不燙人,而且與自己的鳳凰真氣相呼應,又與自己那“鳳翅紫金冠”呼應,這果然是鳳凰棲息過的梧桐,叫作鳳棲梧。
鳳棲梧這名字好熟啊,喬坤思索一會,突然明瞭,“原來是蝶戀花。”
他想起來了,鳳棲梧是宋詞的詞牌名,還有個名號更讓人熟悉,便喚作蝶戀花。
姮娥問道:“卻不知先生在說什麼?”言語間卻有莫名的疏離。顯然以為喬坤剛才對她說“蝶戀花”是孟浪之語。
喬坤不願多做解釋,要解釋什麼是詞,什麼是詞牌名,太麻煩了。
萬一姮娥非要他說兩句詞才肯相信就更麻煩,他能記得的“蝶戀花”只有兩首,一首是蘇軾“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那首,還有一首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尹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