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五發御札(第1/2頁)
章節報錯
梅傲雪此話說出,喬坤心裡古怪得很,修行功法甚為珍貴,哪裡便這麼容易傳授給別人?像喬坤要傳授他人白雲洞的道法,必須得到喬靈的首肯才行。
他又看旁邊,清篤道長臉色變化,顯然也覺得奇怪。那陳奇卻似乎是嫉妒憤恨。
喬坤此時並不缺什麼修行功法,但他是要走人仙之法,多瞭解一門法訣,也沒有什麼壞處。
他估量著梅傲雪所傳也未必是什麼高深功法,便點頭同意。
陳奇與清篤道長也只有迴避,顯然規矩是不能隨意探聽他人道法。
待二人下去,梅傲雪便將“清風引”傳授,她沒有讓喬坤拜師,顯然這道法她自己便能做主。
“清風者,清微之風是也,化養萬物,協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
喬坤本以為這梅傲雪修為一般,這“清風引”必然沒有什麼大不了。卻不料竟然十分高深。
其中涉及觀想清風與吸引天地元氣的法門,法力執行軌跡也就罷了,真正有價值的卻是這功法的立意。
這清風是溫柔之風,有生命的氣息。
此外卻是對風認識的闡述,說風是氣的流動,是冷暖的變化所引起,掌握冷暖寒熱便能控制風。
喬坤揣摩過“不周風”時間也不短,對於風也有一些認識,此刻得這“清風引”,卻想起前世的一些知識,壓強的變化,隱約覺得自己對於風的把握又上升了些層次。
一時之間靈感迸出,突然想出一些與風相關的法術,對自己的一些武道也有了改進的想法,一些與風相關的很多武道靈感迸出。
這是他對天地的認知更清晰,一有思路便會觸類旁通。
到了仙這個層次,最重要的便是認識真實天地,還根據方向不同,劃分了天仙、地仙、人仙、神仙。
喬坤走的是人仙之法,要從眾多功法中推測把握真實天地,這條道路更為艱難。需要不斷摸索,反覆試驗才行。
梅傲雪傳授完畢,看他發呆,忍不住問道:“喬大哥,怎麼了?”
喬坤心道,這姑娘倒也自來熟,這便叫上喬大哥。但他轉念又想,其實是他不對在先。說看梅傲雪有些面熟,好像在哪裡見過一般。
而且梅傲雪畢竟於他有傳法之情,被她佔一些口頭便宜,他也無所謂,便沒有反駁梅傲雪的稱呼。只是試著將“清風引”修煉。
這“清風引”修行的第一步,要觀想清風。
風乃無形無相之物,觀想十分困難。
喬坤取了個巧,觀想“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景象。
如此不過片刻他便觀想清風入門,引得清風入體。
喬坤又按道法引動天地元氣,在體內執行,強化這縷清風,不多時便將這門功法入門。如此他對這門功法對於清風的運轉感受更深,果然人仙之法需要親身經歷,親身感受。
見他能夠引動清風,梅傲雪倒有幾分驚奇,“喬大哥,你這‘清風引’修行速度倒快得很。看來你很契合這功法。”
這麼說也沒錯。修仙當然也講究一個契合,這“清風引”有嚮往自由的意境,尤其適合喬坤這種性格散漫之人修行。
但喬坤如此快入門卻不單單是因為性格合適。
主要還是喬坤本就是真仙之體,陽神成就,神魂強盛,此刻修行入門功法,以高就下,自然容易。
而且他修行“白雲還真妙法”這種觀想功法入門,根基十分紮實。又取了巧,觀想“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場景,當然更容易入門。
還有一個原因是他修行成“洞神天帝元變經”,有云中君坐鎮最上重天,對於風雨雷電的修行更有好處。如此多方優勢下,瞬間修成“清風引”其實並不算什麼。
只是這些卻不能跟梅傲雪說。好在梅傲雪也沒有太過糾結於這一點,讚歎過後便繼續指點喬坤在“清風引”上的修行,似乎並不以為意。
喬坤神魂強大,又修行一會,已然積累了些許法力,可以施展法術。
梅傲雪便傳授了兩門術法,一門喚作“風聲”,一門喚作“月白風清”。
“風聲”是從風中探查諸多訊息的本事,有些類似於順風耳,不過效果略差一些。
“月白風清”是藉由光和風遮掩身形,遮掩聲音的法術。有些類似於隱身術,但原理卻完全不同。
喬坤心道,也不知“太陰煉形篇”所凝練的法力算不算月之法力,有時間便回去試試。若真不行,掌握遮掩聲音的一半也不差。
這兩道法術並不複雜,過得會,喬坤便已然掌握。還有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若要做到盡善盡美,需得勤加練習。
他的識海中好多思路靈感翻騰,只是苦於時機不對,不能真的演練驗證,略有些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