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玉石琵琶精講述姬昌在羑里所為,喬坤一時佩服起來,這事他做不來。

要他做的話,只怕會亂七八糟,他甚至連“窮則獨善其身”也做不好。

他走出正屋,見姬昌正在坐在院中,以蓍草占卜。

只見姬昌雙手各持一小把蓍草,左手小指與無名指夾著一根,以四為一組分蓍草,連續變化三次,得出三個數字,動作快速,還有些帥。

喬坤習得奇門之術,對這占卜算命之術也有涉獵,自然看出一些玄妙。

姬昌也不計較,有時候還會自言自語,說些什麼“二分天地,輔以三才,佐以四時”之類。

喬坤在旁旁看著,不住揣摩比較。不覺又到了下午孩童認字的時候。

只是這一次孩童卻有所變動。少了兩個八九歲的男孩,多了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子。想來是這些孩童需要勞作,並不固定。

多出來那個女孩子喬坤正好認得,正是當日他問路的那一個。

她穿著破爛,披頭散髮,四肢瘦弱,臉頰凹陷,也許是吃了幾個靈果的關係,臉色倒比昨日好一些。

只是不知為何,其他的孩童都十分排斥她,望向她的眼神滿是冰冷與嫌棄。

那小姑娘也不在意,只是面無表情,默默一個人在小角落裡。

喬坤看著實在心寒,便坐在那小姑娘附近,那小姑娘偏頭看他一眼,似乎有些驚訝,但沒有躲開。

姬昌不管這些,又開始教授文字,這次卻是“陰陽分離,上應天機,五行離合,乾坤乃定”。

眾孩童都寫寫畫畫,喬坤卻免不了要思索更多,心說這句應該用互文解釋吧,說陰陽五行的變化與天機相對應。

乾坤乃定又是什麼意思呢?真的是乾坤嗎?也可能是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

雖然沒有上下文的引導,但喬坤卻想了很多,與自己所知不斷比較,強行解讀,然後他將這些所思都記錄在玉簡中。

過得會,姬昌講授完畢,又開始教授孩童一些實用技巧。

過得半個時辰,孩童又依依不捨地退去,那個披頭散髮的小姑娘自然也是一樣,不過她卻走在最後。

這也有等級的嗎?喬坤有些反感,再看那小姑娘,心下不忍,輕聲對她道:“要不你留下來和我們一起吃飯?”

但那小姑娘聽得這話,反倒是受了什麼驚嚇,飛也似得跑掉了。

喬坤覺得奇怪,但也沒在意。只開始張羅晚飯,姬昌糧食還是有的,但菜卻不多,而且缺鹽少油。只能煮粥。

他只好從袖裡乾坤符中取出豬油、肉食、白麵,又從院中取了些白菜香蔥,給姬昌和紫雲包了頓餃子。

這個世界本沒有餃子這種食物,姬昌和紫雲覺得很新鮮,覺得水餃味道十分有層次感。

姬昌忍不住誇獎,“你這手藝確實不錯。”

姬昌是貴族,不過被囚羑里數年之久,對庖丁也不排斥。不會像其他貴族那般認為庖丁是賤業。

紫雲沒有開口,面上表情也沒怎麼變化,但喬坤看她吃得還挺快,便又給她做了一份,她也不排斥,都吃了。

而後喬坤從“袖裡乾坤符”中取出一些靈米、糧食、鹽巴、布匹、藥材等物資,想要給羑里百姓改善一下生活。

但卻被姬昌嚴詞拒絕。

喬坤以為姬昌擔心物資不夠,便說道:“不用擔心,我還可以去殷州等處採買物資。”反正“袖裡乾坤符”中有的是錢。

姬昌聞言卻是嘆息,“孩子,我知道你是善良的仙人,但真用不著。”

這話喬坤並不能認同,“我是人族,並不是仙人。頂多只能算是個修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