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

朝堂之上。

隨著燭龍被斬,一道道奏摺,也是送到了劉邦的手上。

文武百官威嚴站立,最上方,劉邦端坐在龍椅之上。

“陛下,臣有一言!”

下方,曹參站了出來。

“說。”

“陛下,此次燭龍之事,仗劍侯不僅沒有保護好幾位皇子,反而被燭龍追趕,倉皇而逃,由此可見,秦歌的實力,並不能夠匹配仗劍侯之位!”曹參朗聲道。

(小小提醒一下,這個曹參,和之前在大秦的屬於兩個人。)

劉邦聞言,也是微微皺眉,這幾天,有著很多大臣都是聯名上書,請求將秦歌的仗劍侯之位撤回來。

“陛下,微臣也是這麼認為,傲蒼劍尊顧青雲,現如今實力儼然已經是我們大漢劍修之中最強的存在,而且在此次事件之中,傲蒼劍尊所表現出來的,完全符合仗劍侯的位置,相比之下,秦歌幾乎沒有任何的優勝之處,所以微臣與曹大人的觀點一樣,請求陛下將仗劍侯之位,賜予傲蒼劍尊!”有人站了出來,附和道。

陳平的目光掃過諸臣,對這樣的聲音,他並不意外,畢竟在這一次的情況下,嬴長歌的表現,的確是有些差。

他轉頭看向張良,只見張良輕閉著雙眼,彷彿是沒有聽到一般。

“好了好了。”劉邦揮揮手,示意可以停下了。

“你們的想法,朕又何嘗不知道呢,傲蒼劍尊實力之強,莫非你們以為我沒有發現?”

劉邦一開口,其餘人頓時噤聲。

“不管是誰,我們都應該給予他足夠的發展空間,秦歌的天賦我大漢遍地難尋,誰能夠保證日後的秦歌不會崛起,成為第二個傲蒼劍尊?”

“當年,傲蒼劍尊還是大宗師之境的時候,朕便想賜予他仗劍侯之位,當初又是誰在阻攔朕的決定?”

說著,劉邦的目光看向曹參。

曹參也是察覺到了劉邦的目光,視線微微向下。

“此事便不必再議了,朕也不想因此再與你們爭論,君無戲言,若是真在此時將仗劍侯之位撤回,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看朕的笑柄?”

聽到劉邦這麼說,曹參和那諫臣也是默默的站了回去。

當初劉邦的確是想過要讓顧青雲擔任這仗劍侯之位,只是當時顧青雲還只是一個大宗師。

所以在知道了劉邦的決定之後,就有著不少人給劉邦上書,最後劉邦也只能無奈的將這件事擱置。

現如今他都已經將位置給人家秦歌了,要是再撤回來,那他劉邦,豈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話?

……

時間過得很快,一年接近尾聲,而大漢皇城內卻是越發繁華熱鬧。

從很多年前開始,整個九州,無論是在哪個皇朝,都是有著一萬多年的傳統,無論是民間還是皇宮之中都有著相似的習俗,只是重視程度不一樣。

不過若是有條件,簡單的年末聚會自然是少不了的。

年末這一天,大漢皇朝的皇宮內便亮起了絢麗璀璨的燈光,歌舞昇平,皇室宗親以及王侯公卿盡皆匯聚於皇宮慶賀。

嬴長歌身為仗劍侯,自然是也在皇宮之中慶賀。

只是嬴長歌並不是很喜歡在皇宮內呆太久,李麗質也是生出了幾分思想的愁緒。

所以在晚上吃完晚宴之後,兩人便直接回了仗劍侯府。

只是他們不知道,在他們回去之後,一封急信,送進了大漢皇宮。

劉邦寢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