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千騎卷平岡(第1/2頁)
章節報錯
渭水南岸,一支剛剛渡河的騎軍正在暫作休整,數量不多,但細數之下,也有近兩千之眾。若是用心去看,他們所打的旗號,上面多寫的是“張”字,只是軍中大纛卻寫著“李”字。
“珏多謝先生相助。”看到張既也在下馬進餐,李珏拿著食物與水來到張既面前。
張既並未直接開口,而是待將嘴中乾糧嚥下去之後,方才拱手道:“公子不必如此,三輔一家,何做如此見外。”
“雖是如此,珏依舊多謝先生陣前美言之恩。”李珏恭敬道。
雖然剛開始,因為張既在兩軍陣前咄咄逼人,興師問罪,李珏對他還是有些反感的;但後來張既在衡農面前“仗義執言”,李珏方才將厭惡降低,等到了想通張既之謀之後,那僅存的一點點惡感,也消失不見。
只是,那也僅僅只是猜測,還需驗證一番,李珏如是想。
“公子,此話怎講。”
“先生在三軍之前,雖如此相懟於珏,然細想之下,卻有其他之意。”李珏到這住了口,打起了啞謎。
聽聞此話,張既眼中到有了了幾分莫名的意思:“哦?”
“先生初以三句話相詢,看似將矛頭直指我等,卻在隱藏之下,給了某解釋的機會。如此解釋,雖於明面之上是給衡太守及馮翊軍諸軍將所說,實際不然。”
張既沒有任何表情,眼睛卻緊緊盯著李珏,等待著下文。
看到張既如此表情,李珏也是不在乎,自顧自的繼續開口道:“然而,軍中諸將士皆是百姓之子弟。如今發生的兵災雖說使世家、百姓都遭受了損失,但對於世家來說,那點損失不過九牛一毛,而對百姓來說,卻是切骨之痛。”
“公子以為關中之亂罪責在誰?”張既突然出聲打斷李珏。
這一次相詢,不同於前面李珏所言。
前面所說的,李珏主動承認錯誤,詳細解釋了是因為外來因素,也就是西涼軍和黃巾餘孽,眾人皆是三輔本地之人,都沒能逃過這一場災亂。感同身受之下,李珏將矛頭直指二者,而且還順便還狠狠的拉了一撥好感。
這一次,李珏有一種感覺,接下來他的回答將決定著眼前這個人的去向,也一樣決定著左馮翊軍中跟來的一千八百兒郎的去留。
“如今之天下,於內,帝星晦暗不明,朝廷奸逆當道,地方官吏橫行,豪強不法。”
“於外,北有匈奴,南有蠻族,東有鮮卑,西有胡羌,異族環繞,欲窺華夏,先生豈不聞群狼飼虎。我漢家之天下,如此看來,危矣!”
縱使這些話所闡述出來的現在大漢王朝的局勢很正確,可在張既內心深處並未對此有太大的認同,在他看來,王朝興衰終是因為內患,至於外族,呵呵,別說張既,上至天子,下到百姓,便是大漢的孩童,也還真沒將外族放在眼裡。
不信?呵呵,君不見衛、霍祁連山刻石立功;來、馬隴西平羌、胡之亂。南越屠為九郡,大宛王頭懸北闕,衛氏ChaoXian即時誅滅。
大漢用他的刀劍告訴每一個膽敢向他、向他的人民亮兵鋒的異族,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因此,張既不知可否。至於說欲窺華夏?神州之地浩瀚無垠,山川靈秀,土地富足,周邊沒有國家不想得到。可是,你也得有實力才能得到不是!
但是良好的教養並沒有讓他打斷,只是靜靜的等候著下文。
相反,與張既的不以為意不同,李珏則是越說越氣憤,越想越激動。因為他知道,百年過後,這片土地將迎第一次迎來外族的統治,這個民族將迎來她的第一次大劫難。
五指緊攥,李珏強迫自己先將這些事情暫時放下,現在還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某以為,三輔之亂究其原因,在於,呃,在於…”
“哦,在於什麼?”見李珏吞吞吐吐,張既似笑非笑。
“在於當朝天子!”一咬牙,李珏終是說出了大逆不道之話。
“放肆,你可知你在說些什麼,怎能如此大不敬,此等話語莫要再講!”張既雖是口中在責怪李珏,但聲音卻是極小,僅僅只入兩人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