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軍中大演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騎都尉!
武帝始置,原屬光祿勳,秩比二千石!
騎都尉?這不與司職校尉一樣?李珏有些納悶。
“父親還有沒有說過什麼?”李珏有些疑惑。
“老爺說,公子看完便自會知曉,而且喚您看完之後立去軍營。”
李珏緩緩開啟,裡面是寫的任命李珏為騎都尉云云,其字如筆走龍蛇、遒勁有力。
“父親去了哪處軍營?”
“霸上!”侍從回道。
“霸上?”同樣的兩個字,可表達出的語氣及意思卻完全不同。
霸上營,對於大漢的意義也是非凡,昔日高祖擁軍十萬屯兵於此地,與項羽軍對峙。即便而後高祖取得天下,定都長安,也是重新收拾此地,設為常駐軍營。
《史記》也曾記載: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舉入邊。天子乃命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
王莽篡漢,光武帝反正,雖定都洛陽,卻依舊命徵西將軍將此營清掃,駐軍已定關西。再至後來,承平日久,大營逐漸荒廢。到桓、靈二帝,西方不穩,羌人、匈奴人等相繼反叛。朝廷幾欲征討,因此重拾此地,復設定軍營,駐守五千精銳。
“來著何人,軍營重地,不得擅闖!”門口衛士挺槍嚴陣以待,怒喝到。
“府尊親至,欲檢閱霸上駐軍,喚爾等將官來迎。”一騎驅馬上前幾步說道。
“可有憑證?”
“大印在此!”
看到那方印璽,衛士不敢怠慢喊了一聲稍候,就急忙往營內而去。
不多時,營門開啟,一身著魚鱗細甲領著一眾將士迎了出來。
“末將霸上校尉鄒暄見過主公!”來人雙手抱拳開口說道。
“我等見過主公!”
“不必多禮。”李靖開口,待眾人起身。李靖直接對領頭校尉吩咐道:“明旭速去擂鼓聚將,照名點兵,某今日欲觀我霸上兒郎何等驍勇。”
“遵命!暫請主公帥帳歇息。某即刻點軍。”鄒暄領命道。
不多時,咚咚咚,厚重的聲音從中軍主帳附近想起,鼓聲僅會響三通,如若三通鼓畢,上有未到者,則為十七禁令五十四斬中的第二條: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因此無人敢輕視懈怠。軍中士卒皆爭先在校場集結。
“去看看珏兒到哪了?”眼見霸上將士皆以列陣完畢,李珏還不見蹤影,李靖有些著急。
“諾!”侍從帶著命令急急往出而去,結果卻正巧看到了剛趕到的李珏。
“公子,主公等您多時了,請您隨我先進去。”
要說李珏為何這麼快,那是因為在他看完之後又聽到家中侍從說父親要自己也趕赴軍營,便立即馬不停蹄的趕來。
李靖帶著勞軍之物,走的慢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