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那聲主公叫的李珏很高興,也很夢幻,誰能想到,僅僅用一首詩就可以將這位絕世大才收入麾下。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這種成功的背後是兩次相遇的契機所早就出來的。

他是第一次見到郭嘉,可是郭嘉已經見過他兩次了。先有灞陵渡吟詩嘆百姓之艱難,成功引起了郭嘉的好奇。再有長街受欺辱時而挺身的相助。

郭嘉並不知道,李珏憑什麼一眼就認定他是太公留侯般的人物,想不通的他只能把這一切當做天意。

“主公,嘉敢問主公下一步意欲何為?”郭嘉直截了當的問道。

“奉孝是問戰略方針還是動向?”李珏有點摸不準,但還是很高興,這說明郭嘉開始為他謀劃了。

以往之時,就他一人知曉這個時代後面會發生什麼,他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父母,否則輕者會被當成戲語,重則會被人認為是迷了心智。

因此這段時間裡,只有自己一人在為自己、為這個家、甚至為三秦百姓謀生路。雖然後面來了蓋勳、蔡邕,可他們的目的與自己全然不同。

李珏的目的很明確,第一個小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自保。而蓋勳的目的也很明確,勤王攘賊。兩者可以短時間共處合作,但走的路終有不同,甚至日後還會走上對立的局面。

道不同,不相為謀啊!

李珏很焦急,也很慌張,他知道蓋勳在賭,在拿他京兆一地的軍民做賭。賭贏了,天下依舊歸於劉氏,可若是賭輸了呢?而且可以確定有九成機率必輸!或許,就算輸了,他蓋勳可以在臨死前大喊一聲:為陛下盡忠,今日自我而始。且以蓋勳威望,董卓不一定會殺他,很有可能是軟禁。可三秦父老就沒這待遇了吧?按照董賊那尿性,還不得采取三光政策啊!與董卓對抗,現在時機還未成熟啊!

所以這些日子既要防著蓋勳奪權奪軍,又要為日後做謀劃,搞的身心疲憊,就是以前每日操練的武藝,也許沒在動了。

當然李珏也在賭,大丈夫當手持三尺之鋒,救黎庶於水火,護百姓以康泰。家中現在還算富足,誰又願棄家而四處奔波逃命。現在好了,郭嘉來了,他甚至可以鬆一口氣了,終於可以分享自己心中裝的那些事。

“戰略方針?這個詞不錯!”郭嘉細細琢磨這幾個字,發出感嘆:“這兩者,嘉都想知曉!”

他沒有問李珏有何志向,前面的暗喻已經解釋的很清了,將自己比作姜子牙張良,也將他比作姬昌劉邦。這志向還不夠明顯嗎?自己知曉便是,此事勢小力微,怎能鬧的人盡皆知?

李珏在梳理,梳理這些時日腦中衍生的想法。很多但也很雜亂。郭嘉沒有催促,他看的出來李珏在思考。

李珏目光灼灼開口說道:“奉孝,實不相瞞,某欲借勢!”

郭嘉並不答話只是靜靜看著李珏等待著下文。

“前些日子,蓋勳自洛陽而來,某得知了些訊息,”李珏眉頭緊鎖,繼續敘述道:“董卓進入洛陽後,西涼軍的軍力威勢不見絲毫削弱,反而大大增長。”

“當時聽聞大將軍何進欲誅殺十常侍,特命令外臣入京剿賊。先後有涼州刺史董卓與幷州刺史丁原率軍趕赴京城。”

“嘉猜測,當時董卓引領西州軍馬,麾下便有精銳十餘萬。而後其引誘呂布誅殺丁原,吞併丁原的幷州軍,大約也有七八萬。”

郭嘉掰著手指,一件一件的解釋道。

“再有便是原來京城的南北軍,何進何苗的部曲,宮中值守衛軍,聽聞先帝曾聚集天下精銳,把他們歸屬於西園八校尉,這也是一路軍馬。再加上洛陽及周邊各郡縣的郡兵。”

停頓了一下,郭嘉計算出了結論:“這些一併加起來,現在董卓的麾下已有三十餘萬大軍。”

看到李珏眉頭緊鎖,郭嘉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打擊道:“以董卓勢力來看,他的大戰略非常具有長遠性,其目的也十分明確,主要有兩點:其一率大軍進居京畿,使天子成為掌上玩物。再號令天下諸侯,如有不遵從著,即刻討伐,用此來剪除敵對者,彼時他董卓就是天子,天子就是董卓。而被剪除的豪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而是起兵迎戰,如此以來天子威嚴會不斷消除,大漢朝廷在天下人心中的份量也會不停的被磨滅。”

“其二,其必然會攻略三輔、司隸等地,既可彰顯軍事力量,也能保障洛陽周圍安全,若事成,則可以坐擁三州之地,以待天下變化,如此霸業可成。就算是事不可為,則也可以可退出關外,居潼關、函谷關以自守。”

郭嘉行動不便,卻絲毫影響不了他那敏捷的思維!

“嘶~”李珏的腦子一下就炸了,因為無他,郭嘉的分析完全符合歷史啊。虎牢關以東之地,地廣人也多,且英雄豪傑不可勝數,董卓也不一定要征伐關東。而關西就不一樣了,地處董卓大本營與原來的發源地之間,於情於理都要收關中為囊中。

歷史上也是如此,董卓進京後,對於關東採取防守措施,只是派人守住關隘。對於關西則全然不同,不僅派遣李傕、郭汜攻略三輔,還派遣牛輔等征伐河內、河東。

“挾天子以令諸侯?”李珏失聲道。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很不錯!”李珏突然冒出的新名詞總是能帶給他不一樣的感覺,郭嘉感覺自己遇到了知己,心中讚歎道:果然是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