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府內擁佳釀
章節報錯
李府後院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好!真是好詩!”蔡邕紅光滿面,忍不住大聲喝彩:“這才幾年不見而已,珏兒文筆竟已有如此成就,當真是後生可畏啊。”
對於華夏文明來說,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衍生出了多少璀璨的詩詞篇章,較那些名動天下的佳作,這首詩不算上佳。但是對比這個兩漢時代及先秦時代的歌詞,卻是有些超前。
望著蔡邕在搖頭晃腦,閉目細品詩句。蓋勳有些無奈,縱使他也識字,可若是在高等深入,則有些力不從心了:“伯喈,這首詩到底好在何處?你別自顧自的在此陶醉。說出來,讓我們也欣賞欣賞。”
“呵,欣賞?你一介武夫裝什麼文雅,懂得什麼欣賞?”蔡邕毫不留情的打擊道。
“呸!怎得,就允許你等這些酸儒在此,不許我等在此了。”蓋勳反口嗡聲譏諷。
眼見兩人就又要掐起來,李靖急忙道:“莫要為這些瑣事相爭,使得兩位爭吵起來,豈不是讓那些小輩看了笑話。”
“哼!”狠狠的瞪了眼蓋順,蔡邕轉頭對李靖說道:“不過話說回來,珏兒這首詩做的著實不錯。”
“呵,只光說好,卻不道出好在何處,你這酸儒怕不是也解不了其中之意,在此顯擺自己罷了。”
“你!”蔡邕氣的不小心將鬍子拔下來幾根。
“好了,好了,伯喈,還是請你來斧正。”
“好!”蔡邕站起雙手背後,嘴唇微動:“這首詩乍一聽並無過彩之處,然而當細細品酌之下卻頗有奇特意境。”
“屁話!”蓋順毫不吝嗇的送了個大白眼。
蔡邕這次並未理他,而是自顧自的闡述著自己的想法:“這前兩句寫出了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縱使長在牆角卻也毫不自卑,縱使是寒冬烈風,也渾然不懼,驕傲的展現自己。”
在場之人也都暗自點頭。
頓了頓,蔡邕抬頭目光直射牆角的那枝梅花,嘴角弧度微微上揚:“後兩句則寫出了,梅花潔白鮮豔,香氣遠布。又以雪映梅之白,梅勝雪之香。”
這段話可謂是大致概括了這首詩的全部意境,可是看著老友那張洋洋得意的臉,蓋勳實在是不想搭理。
李靖笑著長嘆:“伯喈兄高才。恕我等愚昧,其中之意卻有著些許不解。”
“唉,賢弟莫要在吹捧了,著實讓我慚愧,如我記的不錯,珏兒今年方才十四吧?”
“呃,兄長所言不差,那小子今年正是虛歲十五。”
“嗯?這孩子倒是與我家昭姬歲數同。”
“哈哈哈,竟有如此巧事,此或許為天意,你兩家莫不如就此做個兒女親家,正好由老夫來做個見證。”蓋勳面湧笑意,兩手拍掌,極為開心。
“哎,不錯,此事卻是極好,就怕伯喈兄瞧不上劣子啊。”李靖也笑著贊成。
“好,賢弟莫要胡說,珏兒文采今日見了,聽說武藝也是不錯?”
“是,不瞞兄長,那劣子自小喜歡習武而厭文,幼時遇到一位老者教授武藝,算是的其所好了,更是助長了其心。
唉,若不是前些日子為救人跌下馬碰到了腦袋,還不知他會不會學文呢。”
蓋順安慰道:“賢弟莫要再想,事情已然過去,且珏兒因禍得福,如今竟然,哈哈,文武雙全了。”
聽了蓋順的話,蔡邕也是深以為然:“珏兒年少有為,文武雙全,且有一顆打抱不平的俠義之心,如此佳婿怎能錯過,我也極為贊同此事。”
說到這,似是想起了什麼,蔡邕面有難色,不好意思的說道:“不過,得需我回去問問昭姬,不瞞諸位,唉,自她母親早逝,家中事物多有繁雜,二位賢弟知道,我是不精通此道,這兩年家中全靠昭姬打理了。”
蔡邕老來得女,自是寶貝的不行,不過於情於理來說,做法並未有絲毫不對,且談及家中之事,眾人又是一陣唏噓。
只是三人誰也沒有注意到,在桌旁身旁伺候雙手垂立的蓋順嚴重閃過一絲憤恨不滿,面色上也湧出鐵青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