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老舉人,居然是理學宗師周啟博!當初他與朱守成鬧翻以後,就帶著門人弟子去了白鷺城開了一處學院,現在那裡已經是理學第二大聖地,僅次於聖賢山!”

“是啊是啊,周老宗師才高八斗,要不是受盡朱守成的打壓,恐怕大宗師如今都有希望。”

許多文人遠遠的看見那位老宗師,被許多門人弟子攙扶著,到了諸子殿門口,更是被張文海親自攙扶著進去,足可見舉辦方對這位老宗師的看重。

對方的理學主張與朱守成的大不相同,張文海與這位老宗師的私交也算可以。

老實說,周啟博能來參加文魁大會,甚至連張文海都沒有想到。

已經轉投心學,曾經理學五傑之一的程景更是心中有些複雜了起來。

如今的天下文人,若說學問道理,除了甯浩遠,有哪一個能勝得過這位桃李滿天下的文壇宗師?

可是甯浩遠並不參加這一次的文魁大會。

以他法相一品文道大宗師的身份,參加這次文魁大會,屬實有點以大欺小了。

甯浩遠不參加的情況下,文魁若不是這位老宗師,怕是天下文人都不相信。

甚至連程景自己都苦笑搖頭,他也實在不認為五萬文士之中,能有誰做文章勝得過這位老宗師。

連張文海,都要遜色他一籌。

在進入諸子殿的隊伍之中。

一個九歲小童極為矚目。

他精緻的和一個小瓷娃娃一樣,但是卻在眼神之中透露出十足的老成,充滿著智慧。

這就是本次文魁大會里,另一個被人引為佳談的人物了。

一次文魁大會中,上有八百高齡的老人,下有九歲小童,足可列為後世佳話了。

那老人就是周啟博,一代文壇宗師。

這小童的身份也不簡單,是為大乾王朝知名的一位神童,千年世家方家的小孩,名叫方仲永。

他,不僅是一個文章上面的神童,還是一個十足的修道天才,天生的大氣運者。

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大學士。

這一次的文魁大會,必定也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看著人人有序地進入考房。

張文海也慢慢的走了過來。

諸子殿大修了一次,使用了空間陣法,裡面的空間相當於一個小城池,是完全可以容納下了五萬文士。

諸子殿分為東南西北四處大殿。

每一處大殿有一萬兩千五百人。

而每一個人,又單獨有一間房間。